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1期

原发性膀胱淀粉样变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B超示膀胱多处中等回声光团,不随体位活动。MRI示膀胱底部及两侧壁不规则占位性病变,PDWI及T2WI不均匀。膀胱镜下发现左、右侧壁及底部1。5cm×0。...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0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间歇发作5年入院。B超示膀胱多处中等回声光团,不随体位活动。MRI示膀胱底部及两侧壁不规则占位性病变,PDWI及T2WI不均匀。膀胱镜下发现左、右侧壁及底部1.5cm×0.8cm、3cm×4cm、2cm×2cm大小实质性片状占位,基底宽,表面黏膜充血红肿。三处病理活检均为移行上皮轻度乳头状增生,黏膜浅层见少量移行上皮巢,黏膜下间质变性广泛,淡染无结构物呈片状分布,间质血管丰富,部分管壁变性,与间质分界不清,散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病理示膀胱黏膜息肉状增生,伴间质变性,刚果红染色弱阳性,明确诊断:淀粉样变。尿本周蛋白阴性,排除全身系统性淀粉样变。术前准备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电汽化切除膀胱淀粉样变。术后2周膀胱内灌注1%利多卡因40ml,保留15min后排出,再给予灌注5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 DMSO),变换体位保留30min后经导尿管完全排空膀胱。此后定期2周1次灌注,连续6个月治疗无并发症。查B超、MRI及膀胱镜未见复发,随访5年无癌变。
    
  2 讨论
    
  原发性膀胱淀粉样变为少见疾病,目前病因学不明,有学者认为淀粉样蛋白的形成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平均发病年龄52岁(23~80岁),男女比例无异常。临床表现有尿频、血尿、膀胱刺激征或耻骨上区疼痛等。膀胱镜检查发现病变损害普遍位于膀胱三角区、侧壁和底部等,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病理活组织检查可依据特殊刚果红染色明确诊断,生化及免疫学可分AA、AL、AF型。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最佳方案[1] ,有经尿道电切、膀胱部分切除或全膀胱切除,术后有复发。该例病变广泛,我们尝试保留膀胱行电汽化切除,术后灌注DMSO治疗,观察疗效明显,随访中无复发。DMSO是工业溶剂中结构成分单一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细胞膜渗透性消炎、抑菌的药理作用,以往曾有报道作为腔内灌注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也有文献个例报道应用于原发性膀胱淀粉样病变的治疗。目前DMSO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需更多病例长期观察与随访。
     
  参考文献
    
  1 Kurt A,McCammon,Alan N,et al.Intravesical dimethyl sulfoxide for primary amyloidosis of the bladder.Urology,1998,52:1136-1138.

  (编辑骄 阳)

  作者单位:200090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作者: 刘思宽 张峰 杨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