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3期

早期胃癌患者30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为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方法通过分析了3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中漏检病例做进一步分析。结果造成部分病例漏诊的原因除检查不仔细外,还与早期胃癌的某些病理特点有关。结论要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必须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内窥镜检查和病理结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为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 方法  通过分析了3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中漏检病例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  造成部分病例漏诊的原因除检查不仔细外,还与早期胃癌的某些病理特点有关。 结论  要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必须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内窥镜检查和病理结果。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临床病理 发现率
      
  为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本文分析了3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中漏检病例做进一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在1998年起推广使用电子胃镜后,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收治早期胃癌30例,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30例早期胃癌中,男19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73∶1。最小年龄为37岁,最大76岁,50~60岁年龄组占45%。临床表现依次为上腹不适,上腹痛(80.1%),上消化道出血(36.7%),恶心及呕吐(16.4%),消瘦(10%),贫血(12.3%),返酸(6.2%),其中贲门早期胃癌进食有梗阻感。 2 结果 30例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见表1。

  表1 30例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略)
     
  30例早期胃癌多发于胃窦(44.1%),其次依次为胃体小弯(29.6%),胃角(12.3%),贲门(8%),胃体大弯(6.0%)。按我国《胃癌病理检查及诊断》规范 [1],隆起型7例,平坦型13例,凹陷型10例,单灶癌22例,多灶癌8例。共检出癌灶40个,癌灶直径<0.5cm2个,0.6~1.0cm3个,1.1~2.0cm10个,2.1~4.0cm20个,>5.0cm3个,2cm以上者占67.1%。黏膜内癌16例,黏膜下层癌14例。病理组织学以中分化腺癌为多,有15例,高分化腺癌有10例,低分化腺癌5例,其中3例淋巴结转移,此3例均为黏膜下层癌 [2] 。

    30例早期胃癌随访满5年者20例,死亡6例。5年生存率为70%,其中5例为黏膜下层癌,1例为侵及黏膜肌层的黏膜内癌。有淋巴转移的3例均已死亡(分别存活2年、3年、4年)。
    
  3 讨论
    
  早期胃癌的愈后较好,文献报道五年生存率可达84.5%以上,甚至可治愈。我们随访20例,五年生存率偏低,仅70%。可能与本组胃癌发现较晚有关。所以提高早期胃癌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虽然绝大多数早期胃癌都有一定的临床症状,但缺乏特异性,易造成漏诊。众所周知,内窥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关键。但文献报道,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符合率仅52.8%~84.4%,本组内镜诊断符合率为60%,造成部分病例漏诊的原因除检查不仔细,尚与早期胃癌的某些病理特点有关。本组30例中,平坦型符合率最低(44.4%),此型与糜烂性胃炎均可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但胃癌表现病变边界不清,质脆、触之易出血,糜烂底部有白苔。另外误诊为胃炎,未及时做活检,活检组织取材过少、过小或取及坏死组织,造成病理诊断困难,一般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多点取材,可避免漏诊。
   
  综上所述,要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必须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内窥镜检查和病理结果。近几年,由于新技术应用,内镜检出技术改变,内镜下发现黏膜隆起病变,作黏膜染色了解病变范围,在进一步做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浸润深度,结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最后作出结论 [3] ,从而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96.

  2 谢树夺,王林波.微小胃类癌伴淋巴结转移1例.中华消化杂志,2005,1:53.

    3 张亚历.胃癌、胃肠疾病内镜.病理与超声内镜诊断彩色对照图谱,2000,1:85.     

  作者单位:430300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消化科 

  (编辑海 天)

作者: 彭理平 谢东芝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