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1期

胆囊无胆床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怒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较紧张,右上腹压痛阳性,有轻度及跳痛,莫菲征阳性,肝、脾、胆囊未能触及,未触及包块,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B超检查提出: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术野消毒,铺无菌巾单,取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6岁,1年前因食油炸鸡蛋后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饱胀、嗳气及呃逆,于外院被误诊为“胃病”,给予吗丁啉10mg,2次/d,口服。胃舒平2片,3次/d,口服。3个月后,效果差。入院查体:T 36℃,P 76次/min,R 18次/min,BP 126/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问答切题,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怒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较紧张,右上腹压痛阳性,有轻度及跳痛,莫菲征阳性,肝、脾、胆囊未能触及,未触及包块,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B超检查提出: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给予抗感染、补液等治疗3天后决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术野消毒,铺无菌巾单,取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长约8cm,依次切并腹壁诸层达腹腔,探查肝脏、胆总管、胃、结肠肝曲、十二指肠及胰腺,未见明显异常。胆囊约8.6cm×2.5cm大小,其浆膜层轻度充血,水肿,胆囊无胆床,与肝脏面游离,胆囊底体部由肝圆韧带包裹并固定它处。用组织剪剪开包裹胆囊之肝圆韧带后,胆囊彻底游离,距胆总管约0.5cm处用直角钳将胆囊管、胆囊动脉一并钳夹、切断并用7号线双重结扎。剖开胆囊,见胆囊内有8枚直径约为0.5cm大小之结石,胆囊黏膜粗糙。术中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检查腹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漏,清点器械、敷料如数,常规关腹。术中麻醉满意,出血不多,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  讨论

  胆石病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而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1]。本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女性常见,男女之比为1:3。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性别差异减少,50岁时男女比为1:5,老年人中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尽管胆囊结石男女差异较大,但胆囊的解剖结构应该是一致的,即胆囊为囊性器官,呈梨形,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相当于肝右叶与肝方叶之间。长8~12cm,宽3~5cm;容积40~60cm。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圆钝,为盲端,向左侧延伸形成体部,体部向前上弯变窄形成胆囊颈,三者间无明显界限。颈上部呈囊性扩大,称Hartmann袋,胆囊结石常滞留于此处。然而,该患者胆囊床缺如,胆囊呈游离状态,依靠肝圆韧带固定实属罕见。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2.

  作者单位: 1 730000 甘肃兰州,城关区中医骨伤科医院普外科

  2 730030 甘肃兰州,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白银路门诊

  3 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周强,唐小明,刘东,魏周福,刘玉香,郭金城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