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2期

α-干扰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虽然干扰素及其他抗病毒药的问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是一种福音。近年来,联合治疗的新型抗病毒方案将是研究的主要方向。笔者在α-干扰素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与一联治疗进行比较,以观察疗效。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乙肝......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虽然干扰素及其他抗病毒药的问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是一种福音。但是,单一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抗病毒药,其疗效仅在25%~40%。近年来,联合治疗的新型抗病毒方案将是研究的主要方向。笔者在α-干扰素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与一联治疗进行比较,以观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108例,男79例,女29例,年龄17~49岁。随机分为2组,全部符合2000年(西安)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

  1.2  治疗方法 

  在一般护肝治疗的基础上,A组58例,α-2b干扰素(英特龙)治疗6个月,开始3u每日1次,1周以后改为隔日1次肌肉注射,同时给予胸腺肽(北京赛生药业)140mg+5%GS 250ml静滴每日1次,1个疗程30天,共2个疗程。B组50例,采用α-干扰素的剂量等均同A组。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三系,HBV-DNA(PCR法)、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1.4  疗效评判 

  完全显效:肝功能正常,e系统完成血清转换,HBV-DNA<1.0×103拷贝/ml。部分有效:肝功能正常,e系统未完成血清转换,HBV-DNA>1.0×103拷贝/ml。无效:肝功能不正常,e系统未完成血清转换,HBV-DNA>1.0×103拷贝/ml。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以后,完全显效:A组56.8%,B组30%。部分有效:A组15.5%,B组36%。无效:A组27.7%,B组34%。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有85%患者发热,70%患者白细胞下降,持续时间最长62天,2例出现一过性皮疹,少数病例出现脱发、精神不集中,1例诱发精神病,停药后缓解,上述均为干扰素不良反应,胸腺肽无明显不良反应。

  3  结论

  干扰素是通过(1)抗病毒活性;(2)免疫调节活性实现的,但直接控制HBV复制的能力有限,必须借助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强化和巩固其抑制HBV作用。而胸腺肽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2]。和α-干扰素联合作用能加强调整免疫状态,持续抑制病毒。故采取α-干扰素和胸腺肽联合作用,从结果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同时,笔者观察到,治疗前免疫功能低下、ALT<100u/L的患者及治疗以后T细胞功能增强不明显、ALT无反应性增高的病例效果较差。因为病例数少,而且尚不知其远期效果如何,须进一步对照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院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8:324-329.

  2  邵秦忠,陈晓霞.α-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治疗31例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2):183-184.

  作者单位: 312000 浙江绍兴,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

  (编辑:陆  淼)


 

作者: 方央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