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3期

脐尿管瘘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脐部反复化脓,疼痛数年,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但间歇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发作。查体:脐部见脓性分泌物,脐周压痛,压痛下腹部时牵拉脐部疼痛,用2ml甲基蓝注射液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由导尿管注入膀胱,5min后见脐部有蓝色脓液,证明脐部与膀胱相通,行“脐尿管切除术......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脐部反复化脓,疼痛数年,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但间歇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发作。查体:脐部见脓性分泌物,脐周压痛,压痛下腹部时牵拉脐部疼痛,用2ml甲基蓝注射液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由导尿管注入膀胱,5min后见脐部有蓝色脓液,证明脐部与膀胱相通,行“脐尿管切除术”。手术取脐下正中线切口,沿脐部开口周围皮肤切除瘘口,在靠近瘘管与膀胱连接处结扎后切断,给予荷包缝合,按解剖层次缝合术口,术后留置导尿管10天,恢复较好。病检诊断:脐尿管瘘,伴慢性化脓性炎。大体形态:带皮组织一块,管状,大小为7.0cm×2.0cm×1.5cm,皮肤表现见肚脐、管腔内有灰白色块状物,管腔与肚脐相通。镜下:管壁由纤微及平滑肌构成,腔面见肉芽组织,大量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2  讨论

  脐尿管来源于尿囊的上部,在胚胎时膀胱位于脐部,以后沿前腹壁正中线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其上逐渐缩小为管样结构称脐尿管。该管最终完全闭塞,形成脐中韧带。如出生后脐尿管仍保持开放,则膀胱在脐部开口称脐尿管瘘[1]。临床表现小者仅湿润脐部皮肤,大者自脐部不断流出尿液,哭闹用力时尿外流量增多。局部皮肤可因长期受尿液浸泡发生湿疹样改变,脐部开口的边缘是皮肤或是突起的红色黏膜。此病报道不多,不良后果是让患者有过重的心理负担,一般内科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手段[2]。但应该与卵黄管瘘相鉴别,卵黄管瘘连接于回肠与脐孔之间,脐周皮肤糜烂,瘘口有鲜红色黏膜,间歇排出有粪臭的气体或粪水。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所以,一旦此病确诊应行手术治疗,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及所带来的生活不便[3]。

  【参考文献】

  1  童尔昌,季海萍.小儿腹部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6.

  2  吕福林,毕玉华,张了文.小儿外科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4.

  3  石美鑫,李鸿儒.实用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63.

  作者单位: 663300 云南广南,广南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编辑:宋  青)

作者: 徐安书黄文林黄仕斌刘权应曾昭明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