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浅谈抗生素滥用与医院内感染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滥用现象也十分严重。临床上常以抗生素作为抗感染及预防用药。而临床医师也大都凭借着经验选择抗生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生素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大大减少了院外感染的病死率和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滥用现象也十分严重。临床上常以抗生素作为抗感染及预防用药。而临床医师也大都凭借着经验选择抗生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生素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大大减少了院外感染的病死率和并发症。但人类与感染之间的斗争不仅没有结束,相反,主要战场已由院外转向院内。从70年代以来,医院内败血症患者就呈增多现象。近年来,院内感染更呈上升趋势,我国发病率9%~20%,在重病区更高[1]。抗生素的应用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第二大危险因素,仅次于致死性原发病。因此,协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大限度的降低滥用抗生素,是我们药房工作者的责任。本文旨在对抗生素的滥用与院内感染的联系,浅析如下。

  以我院为例:35%以上的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且半数以上使用多种抗生素,3种以上者占31.2%。特别是手术后预防用药高达95.4%。一位需手术的患者,术前用药过早,术后停药过晚,且使用的抗生素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多种联用,甚至频繁更换抗生素的品种,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和治疗上的困难。

  1  抗生素滥用,增大了细菌的耐药性

  无论是在治疗还是在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医院内抗菌药物应用广泛,所以院内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较院外感染的病原菌严重。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更新和增多,细菌也在发生相应的耐药变迁,呈多重耐药性,并逐年增高。有文献报道,10%~20%细菌已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其耐药机制与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有关。抗生素的滥用,还可大大增加药物与细菌接触的几率和时间,在药物与细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敏感菌逐渐被耐药菌代替。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长期广泛应用,可以“诱导”耐药菌株,并使其耐药性增强。如氨苄西林是一种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国内广泛应用,使用率极高,因此耐药率增长也很快,到1995年耐药率已达到60%[2]。另有报道,细菌已对各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耐药比例之高,耐药率增长之快,已构成影响临床应用疗效的重要因素[3]。某些致病菌通过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接触后极易产生耐药性,如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并可通过耐药基因的转移而散播,由基因表达而传代[4]。一般而言,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与该药的投放时间与用药频数成正比。医院又是抗生素药物使用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医院内的细菌耐药率远高于医院外。

  2  抗生素滥用,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目前临床上征象不明、早期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单一品种的抗生素使用更是少见,一般都是同时使用以抗G+和G-细菌等两种抗生素为多,这大多是由致病菌不明显,在病情较重、来不及等待菌检结果,为免偏漏及考虑混合感染而用两种不同抗菌谱的药物,这在紧急、危重的情况下是无可非议的,但在一般情况下盲目使用就欠妥。例如:发热原因不明、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干扰诊断,而且还会延误治疗时间,为机会致病菌提供感染的几率。其实任何一种抗生素对病毒感染的治疗都是无效的。这是由病毒的生物特性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所决定的。滥用抗生素还可干扰正常人的共生菌族,破坏其平衡,特别是一些广谱抗生素,不仅能破坏其平衡,还能直接促进条件致病菌的增殖或增强其毒性而引起感染。院内感染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抗生素所致的二重感染,病死率较高,其中表现为败血症者死亡尤高,高达85%。值得注意的是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占有相当比例。在医院内,由于患者病情较重, 免疫功能低下,使用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以及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或患者咳嗽反射减弱,引流不畅等因素均可导致这些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有临床报道,应用抗生素的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高,认为是由抗生素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所致[5]。

  3  滥用的预防

  目前院内感染问题已变得非常突出,尽管并非所有的院内感染都能预防和控制,但严格控制抗生素滥用是预防和治疗医院内感染的当务之急。首先,应注意选择药物的合理性。对单一菌种感染的情况,应选择对此菌种敏感的甚至特效的窄谱抗生素。对细菌混合感染,亦应根据其菌种选用广谱抗生素或选用对各细菌有效的两种抗菌药物。避免广泛的使用多种抗生素,避免因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菌群失调、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引起二重感染。其次,严格掌握预防用药、局部用药和联合用药指征,谨慎使用复方制剂。目前,以商品名命名的复方制剂较多,作为处方医师,必须尽可能的了解其组成,避免因不了解而重复使用。减少会因代谢和排泄这些药物而加重机体脏器的负担。第三,应加强药敏试验和血药浓度的监测,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在对患者用药前,除必须掌握药物的作用和将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外,还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有预见性的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和加重。另外,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医院药品的更新率较高,抗生素尤甚。因此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学术交流,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新药的适应性是防止滥用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童华华.医院内感染—临床流行病调查.中华传染病杂志,1986,4(2):69.

  2  冯志山.计算机细菌管理系统在抗生素治疗中的应用.中国药房,1997,8(3):114.

  3  殷秀贞.3种氟喹诺酮抗菌药对分离菌株的敏感度对比.中国药房,1995,6(4):39.

  4  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69.

  5  杜青云,张铭穷.抗生素滥用与医院内感染.中国药房,1996,7(6):280.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264200 山东威海,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


 

作者: 王建禄,王沂波,马慧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