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6期

高海拔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5例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青海属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冬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适合某些病菌生长,为一些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我院2003年9月~2005年1月共救治25例流脑患者,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为我院住院的流脑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2~14岁,平均9。3治疗及转归入院后积极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行腰穿......

点击显示 收起

  青海属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冬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适合某些病菌生长,为一些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我院2003年9月~2005年1月共救治25例流脑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为我院住院的流脑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2~14岁,平均9.26岁。暴发型15例,普通型10例,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淤点、淤斑涂片等细菌学检查而确诊[1]。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发病时间1~7天,多数为1天(14例)。主要症状:头痛22例,恶心、喷射状呕吐15例,神志不清15例,高热8例。体检:咽充血25例,皮肤黏膜淤点、淤斑11例,瞳孔改变9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6例。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脑脊液蛋白均增高,糖及氯化物均降低,蛋白定性(+)~(+++),细胞数(178~36500)×106/L。

  1.3  治疗及转归  入院后积极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行腰穿确诊,同时积极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抗感染、激素、降颅压等治疗。青霉素50~120万u/(kg·d),分次静滴,激素选用地塞米松0.5~1mg/(kg·d),脱水剂用20%甘露醇1~2mg/kg,每4~6h快速静点1次。转归:治愈2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

  2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国内流脑患者减少,但青海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是流脑高发区,本组所有患儿均为青海西宁邻县少数民族(回族、撒拉族),不注重、不配合预防接种,该组患儿中仅有12例接种流脑A群多糖菌苗,接种率仅为48%,复种率为0;笔者认为,这是流脑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卫生素质,加强预防接种过程中的督促检查及技术指导,是我们以后工作中应重视的一个方面。

  流脑分型中普通型占90%以上[1],但本组病例中暴发型占54%,入院时有抽搐、昏迷、休克等临床表现,这可能和高海拔地区氧含量低,加之当地交通不便,未能及时就医、贻误病情等有关。

  流脑的治疗宜采取积极有效地综合措施,把好重点救治关。(1)早期抗休克,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抗休克是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建立双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本组中2例系因患儿家长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例死于呼吸、循环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余患儿因治疗及时,22例中只有1例遗有耳聋后遗症。(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吸氧,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3)腰穿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但须注意在病程早期脑脊液检查除脑脊液压力增高外可正常,此时应于12~24h后再检查脑脊液,以免漏诊。(4)大剂量的青霉素在脑脊液中能达到治疗有效浓度,故目前仍是治疗流脑的首选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高,且毒副作用小,笔者观察,在临床上和青霉素联用,能明显的缩短疗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高海拔地区流脑发病率高,暴发型居多,临床表现重,加强预防接种,早期诊断,及时予以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129.

  作者单位: 810000 青海西宁,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编辑:陈  沁)

作者: 李君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