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9期

血透患者口服与肌注铁剂对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成活率。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使肾性贫血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善,然而维持性血透患者普遍存在造血原料铁剂的缺乏。缺铁可使肾性贫血患者对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反应性降低,故补充铁剂是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关键。现将使用口服与肌注铁剂......

点击显示 收起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成活率。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使肾性贫血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善,然而维持性血透患者普遍存在造血原料铁剂的缺乏。缺铁可使肾性贫血患者对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反应性降低,故补充铁剂是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关键。现将使用口服与肌注铁剂的临床观察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10例在本中心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排除合并感染、恶性肿瘤、显性及阴性失血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平均52.3岁,平均透析时间为11个月。

    1.2  方法  血液透析均为一周3次,促红细胞生成素为依倍2000u,每周3次,皮下注射,口服铁剂为富马酸亚铁,每日3次,每次0.2g,同时服用叶酸、肌注维生素B12。10例患者经长期治疗(>8周)贫血无明显改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总铁结合力有6例低于正常。10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停口服铁剂,改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0.1g肌肉注射,每周3次。治疗8周后,采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

    1.3  疗效判断  显效:血红蛋白较口服铁剂时升高20g/L,红细胞压积升高10%。有效:血红蛋白较口服铁剂时升高10g/L,红细胞压积升高5%。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

    2  结果

    10例患者中显效4例(40%),有效4例(40%),无效2例(20%),所有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有提高,但无一例超出正常,总铁结合力均无明显提高。

    3  讨论

    绝大多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贫血并发症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实质的损害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绝对和相对不足,经应用重组人体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多数患者贫血得到纠正,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在补充足量的促红素后贫血仍不能得到纠正,影响因素诸多,如:原料不足(铁、维生素、蛋白质的缺乏),存在着对促红素的抵抗(感染、恶性肿瘤、酶的抑制剂的应用及抗促红素抗体)及慢性和急性失血等。但铁的缺乏较为常见,当补充足量的铁剂后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贫血得到纠正。临床常用的铁剂多为口服铁剂,国内外资料均有报道口服铁剂往往因吸收不佳影响了对其的利用。因此,对这些患者及时改用静脉或肌肉注射铁剂往往会收到良好的疗效。这在本组患者的治疗上得到了证实。10例患者口服铁剂时血清铁均在正常范围,肌注铁剂后较前均有所提高,说明以转铁蛋白饱和度为主的血清铁尚不是铁缺乏的最敏感指标,若查血清铁蛋白或骨髓小粒组织含铁血黄素和铁粒幼细胞或许能较早发现体内铁的不足。本组患者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有关肌注铁剂的不良反应,10例患者除有注射部位的疼痛及多次注射后形成皮下硬结外,尚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或许与我们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这一特殊剂型有关,尚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作者单位: 264000山东烟台,烟台毓璜顶医院

   (编辑:陆  淼)

作者: 葛春霞,薄 涛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