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2期

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自杀是医学现象,又是社会问题,更是人们心理不健康的一种特殊表现[1]。然而发生在综合性医院的患者自杀事件,则是医疗护理工作应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也是心理护理学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2,3]。住院患者自杀发生率虽然不高,但造成的危害及后果严重,也是当今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1985~2005年间......

点击显示 收起

  自杀是医学现象,又是社会问题,更是人们心理不健康的一种特殊表现[1]。然而发生在综合性医院的患者自杀事件,则是医疗护理工作应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也是心理护理学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2,3]。住院患者自杀发生率虽然不高,但造成的危害及后果严重,也是当今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1985~2005年间共发生的10例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的目的。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住院患者自杀事件中,男4例,女6例,年龄22~70岁,平均44.9岁。职业:职员和退休工人8例,农民2例。病种:乳腺癌2例,肾移植1例,车祸(软组织挫伤)2例,肺结核1例,腹泻1例,脓胸1例,肠坏死1例,青光眼1例。

    1.2  自杀方式  跳楼7例,自缢3例。

    1.3  自杀时间  凌晨2~5点7例,下午5~6点3例。

    2  自杀事件相关因素分析

    在10例自杀事件中,他们的思维活动处于正常状态,其性格特征基本上属于内向型,其中9例在自杀前只表现为沉默寡言,没有明显的心理反常迹象,只有1例肾移植患者透露了自己的自杀念头,由于医护人员加强了防备,几次自杀未遂,但出院后第二天在家中自缢身亡。根据这些自杀死亡病历记载及事后家属与主管医护人员分析判断,导致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家庭不和睦  有的患者原来家庭关系就不好,生病后夫妻关系冷淡,子女不孝顺,住院期间得不到家人的关心和照料,从而使患者产生厌世情绪而走上绝路。

    2.2  身患绝症,对治疗失去信心  有2例乳腺癌患者,虽然生活能自理,家庭关系很好,但由于对自己的病况产生恐惧,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她们均事先写好遗书,1个采取跳楼自杀,1个选择自缢身亡。

    2.3  患有抑郁症  据有关临床研究显示,住院患者中约有33%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4];本文10例自杀患者中有8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其中有2例伴有严重失眠;这类患者如果再次遇到心理应激事件就会想不开而寻求自杀途径来得以解脱。本文就有1例患脓胸的年轻男性,听到医生和家人的谈话后,还未等安排好床位就在医生办公室跳楼自杀了。

    2.4  经济负担沉重  有一位农民因肠梗阻致肠坏死,术后肛门改道,近期不能进食,需静脉高营养维持生命,其费用需数万元,患者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二天凌晨便跳楼自杀。

    2.5  药物副作用  典型病例是肾移植患者,因大量服用了激素类药物而导致精神异常,住院期间时刻寻机自杀,均未能得逞,但出院后不久,在家中上吊自杀。

    上述5种原因往往有2~3种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出现,产生综合压力,致使患者心理上失衡而选择自杀,走向死亡。

    3  护理对策及思路

    从上述住院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可以看出,患者自杀动机的形成有其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而同样的客观原因,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有的引起自杀,而更多的患者并没有自杀,这就说明患者的主观因素在其自杀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护理对策与思路重点是围绕患者自杀的主观原因去研究和探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深化整体护理,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对患者的病情细心观察,全面掌握,而且还要关心、了解他们的家庭、职业、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生存环境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心理障碍,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状况,及时有效地因病施护,因人施护。

    3.2  加强住院患者管理  严格交接班制度,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患者入院时就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患者不要离开病房或医院,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或到上级医院检查,一定要经主管医护人员同意,并让患者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方可离开。医护人员对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班班交接,发现异常情况应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详细记录。本文收集的10例自杀死亡患者中,有1例跟随家人一起回家吃饭,路途中患者谎称有东西忘在病房了,要返回去拿,就在家人等待的短暂时间里,发生了意外,该患者跑到就近的门诊大楼跳楼自杀了。

    3.3  严密观察患者心理反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

    3.3.1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小组  为心理障碍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和相互交流的场所,使其能将积压在心底的痛苦宣泄出来,逐步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

    3.3.2  培养医护人员实施心理治疗的技巧和能力  要善于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心理疏导,将患者的心理不断从消极面引向积极面,要时刻把心理卫生服务贯彻到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患者尽早获得有效的心理支持。

    3.4  加强安全保护措施  防止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获得自杀途径,如降低自杀工具的近便性和可用性[5]。2005年对全院推拉窗户进行了改造,安装防护网或限制窗户推开的宽度,在病房禁止有绳索及多余的电线等物品存在。在10例自杀死亡患者中有9例都是就此取材获得了自杀的成功。

    3.5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性用药期间,一旦出现精神障碍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量或用减轻副作用的药物,防止意外发生。

    3.6  营造人文氛围,体现人性化服务  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内涵,以患者的需求及患者的满意度为质量标准加强护理服务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如利用医院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开辟医护患温馨对话及患者之声栏目,早晚定时播放背景音乐等,为患者提供轻松、愉快的住院环境,使之缓解心理压力。

    如果对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安全防护都能从以上六个环节去认真落实,那么患者自杀倾向将会大大减少,自杀死亡率也会明显降低,这样也更能体现医疗护理工作最新的服务内涵。

    【参考文献】

    1  周丽萍,周慧英.精神科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影响的调查.护理学杂志,2005,20(9):48-50.

    2  常玲,刘红军.对6起自杀事件的分析.中国校医,2002,16(6):553.

    3  战晓梅,李树月.住院精神患者自杀事件的防范.黑龙江护理杂志,1996,2(2):35.

    4  肖水源.自杀危险性的临床评估.中国医师杂志,2001,3(2):89.

    5  国秀娣.住院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和对策思路.天津护理,1996,4(1):38.

      作者单位: 415003 湖南常德,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于  伽)

作者: 何以君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