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7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2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40岁,因咽痛2周就诊。口咽部黏膜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未见脓性分泌物,咽后壁黏膜可见一约1cm×1cm大小溃疡。治疗1周后,患者诉疼痛向右侧颌下及耳后放射,体温37。5cm×1。...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女,40岁,因咽痛2周就诊。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较好,心肺腹部正常;口咽部黏膜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未见脓性分泌物,咽后壁黏膜可见一约1 cm×1 cm大小溃疡。间接喉镜下见杓状突处轻度充血水肿,双侧声带、喉室带无充血水肿,活动度良好,双侧梨状窝无积液。拟诊为急性咽喉炎。经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 u+地塞米松5 mg雾化吸入,每日1次;青霉素480万u静滴,每日2次及维生素B2 100 mg静滴,每天1次。治疗1周后,患者诉疼痛向右侧颌下及耳后放射,体温37.5 ℃~38 ℃,颈部呈不对称性隆起,甲状腺右叶部位可触及1.5 cm×1.5 cm大小的单个结节,质坚硬,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12×109/L,T3 2.8nmol/L,T4 168 nmol/L,TSH 6 mu/L, ESR 30 mm/h,甲状腺摄131I率0.098。加用地塞米松10 mg静滴3天后减为5 mg静滴3天,患者精神、食欲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颈部结节显著缩小,触痛基本消失。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出院后口服强的松片维持治疗,随访3个月无复发。

    例2,患者,男,35岁。诉颈部疼痛2周。2周前,骤感左颌下及耳部放射样疼痛,食欲不振,周身乏力。体格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肺、腹部均正常,颈部无隆起。口咽部黏膜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表面未见脓性分泌物,咽后壁黏膜可见散在淋巴滤泡增生肥大。间接喉镜下见会厌无充血水肿,双侧声带、喉室带无充血水肿,活动度良好。拟诊为“慢性咽喉炎”,口服利咽冲剂、安必仙胶囊每次0.25 g,每日3次。治疗3天后,甲状腺部位疼痛加剧,其左叶可触及1.0 cm×1.0 cm大小的单个结节,质中硬,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8.2×109/L,T3 2.2 nmol/L,T4 128 nmol/L,TSH 4 mu/L,ESR 28 mm/h,甲状腺摄131I率0.088。将结节穿刺后细胞学检查提示亚急性炎症。改用强的松口服,每日20 mg,每日2次,1周后改为10 mg,每日2次,2周后改为10 mg,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精神、食欲明显好转,颈部结节显著缩小,触痛消失。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出院后口服强的松片维持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临床上甲状腺炎以亚急性甲状腺炎为多见,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认为本病系病毒感染所致,病理上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或呈结节状。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急,常有发热、甲状腺肿大及触压痛,咽痛并波及耳根、枕部,吞咽时尤其明显。根据上述典型病史即可做出诊断;对于部分不典型病例,也可依据血清蛋白结合碘升高,放射性131I摄取量下降的分离现象,细胞学穿刺检查或试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做出诊断。本病须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乳头瘤或慢性咽喉炎相鉴别。故耳鼻咽喉科医师应对此病有所认识,以减少误诊。

     作者单位: 841700 新疆马兰,解放军第546医院五官科

   (编辑:巨  杨)

作者: 闵静,葛 超,郭继华,霍国庆,张亚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