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8期

西藏林芝地区急性中毒484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西藏林芝地区急性中毒484例临床分析(pdf)[摘要]目的了解我地区急性中毒的类型、发病特点及原因,提高预防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诊治的484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本地区急性中毒类型居首位者为毒蘑菇中毒占24。中毒发生的例数与中毒原因均有明显季节......

点击显示 收起

    西藏林芝地区急性中毒484例临床分析 (pdf)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地区急性中毒的类型、发病特点及原因,提高预防及诊治水平。 方法  对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诊治的484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本地区急性中毒类型居首位者为毒蘑菇中毒占24.70%,其次是酒精、药物(以藏药为首其次为镇静催眠类)、CO、农药、其他食物;中毒发生的例数与中毒原因均有明显季节差异(P<0.05);从中毒例数看夏秋季明显多于冬春季;从中毒原因看毒蘑菇、药物、农药、其他食物中毒夏秋季明显多于冬春季;而CO中毒冬春季明显多于夏秋季;6年间中毒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结果为484例急性中毒患者治愈406例(87.88%),死亡6例。结论  加强健康饮食教育及合理合法用药,熟悉各种中毒原因、临床特征是预防中毒、准确及时救治中毒的关键。

    [关键词]  急性中毒;类型;原因;临床特征

      急性中毒是内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发病急,病情重,危害性大。了解我地区急性中毒的类型、发病特点及原因对预防中毒、提高诊治水平有重要价值。现将我院诊治的484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病例选自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所有急性中毒者。

    1.2  调查方法 

    统计这期间所有的中毒住院病例,记录中毒类型、住院时间、住院天数和治疗结果。对484例中毒病例进行系统回顾临床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与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毒物的类型、分类及构成  居首位者为毒蘑菇中毒占24.7%,其次是酒精、药物(以藏药中毒为首位其次为镇静催眠类)、CO、农药、其他食物、其他类中毒(包括来苏等消毒剂2例,油漆中毒2例,苯中毒1例,不明原因中毒19例)。见表1。

    2.2  人群分布 

    中毒病例中,男228例(47.11%),女256例(52.89%),男女之比1∶1.12,经两项分布检验两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范围2~78(24.56±10.23)岁。

    2.3  时间分布 

    中毒发生季节特征表现为: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中毒发生,无论从中毒例数,还是中毒原因看均有明显季节差异(P<0.05),见表2。从中毒例数看夏秋季中毒者明显多于春冬季,从中毒原因看也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即毒蘑菇中毒、药物中毒及其他食物中毒夏秋季多于冬、春季,而CO中毒冬春季明显多于夏秋季。2000~2005年,中毒例数分别为81、84、77、75、86、81例,无明显差异(P>0.05)。

    2.4  治疗结果 

    484例急性中毒病例中,住院时间2~30天。其中406例治愈(87.88%),56例好转(11.57%),16例未愈(3.30%),6例死亡(1.24%)。死亡病例中,男2例,女4例;死亡原因中,杀鼠剂1例,毒蘑菇1例,雪山一枝蒿2例,CO中毒2例。 表1  484例急性中毒构成类型表2  几种类型中毒季节分布及构成 

    3  讨论

    急性中毒在急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我地区中毒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中毒484例,其调查分析显示:(1)中毒原因主要为毒蘑菇中毒、酒精中毒、药物中毒、CO中毒等;毒蘑菇中毒位居首位,同国内多家报道不相符[1],这与我地区独特地理环境相关,我地区地处藏东南,海拔3000 m,野生资源丰富,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味道鲜美,已成为夏季本地区居民餐桌上的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由于种类多,大部分人缺乏对野生蘑菇的识别知识,因此中毒现象时有发生,每逢夏季常有不同规模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现已成为我地区急性中毒的首要疾病之一。因此正确识别野生蘑菇,少食或不食用野生蘑菇,加强相关宣教工作,使人们正确食用野生蘑菇,能减少此类中毒发生。酒精中毒多发生于世居于本地的藏族居民,我地区居民有饮酒习惯,因饮酒过量所致酒精中毒病例较为多见,因此除外当时对症治疗外,加强宣教,宣传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建议适度饮酒,减少发病几率为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药物中毒主要为藏药中毒及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多见,我地区居民特别是藏族居民有服用藏药治病的习惯,但由于藏药成分不明,缺乏藏医正确指导用药,大部分为病人自买自服,因此藏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以雪山一枝蒿中毒最为凶险,一枝蒿[2](藏语译音:庞阿那保)有大毒,当地居民有泡酒用于跌打损伤及疮疖肿毒等,中毒后病势凶险,其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抢救不及时即有死亡发生,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主要为苯二氮类中毒为主,此类药物易购得,当失恋或家庭纠纷时多服药自杀。因此,加强药品市场管理,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能减少此类中毒发生。(2)2000~2005年中毒例数总体上无明显差异。(3)中毒有明显季节性即毒蘑菇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而CO中毒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其原因是夏秋季为野生蘑菇生长季节,人们主要在这一时期食用野生蘑菇,而CO中毒与我地区冬季气候有关,我地区地处高原,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居民有燃烧木炭取暖的习惯,稍有不慎即有中毒事件发生;此外冬春季室内洗澡燃气热水器意外也逐渐成为我地区CO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4)中毒死亡6例,占全部中毒病例的1.2%,分别为雪山一枝蒿2例,毒蘑菇中毒1例,杀鼠剂中毒1例,CO中毒2例。因此加强宣教,药品管理,了解各种中毒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时、准确救治是降低中毒病死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铭勇.阿托品联合多巴胺抢救铁棒锤中毒15例体会.西藏医药杂志,2006,2:12.

    2  曹晓霞,蒋钢.3356例急性中毒病人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2,9:249-250.

     作者单位: 860000 西藏林芝,林芝地区人民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吴丽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