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10期

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原因,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对108例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108例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感染7例,感染率为6。48%,其中局部感染6例(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原因,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108例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 108例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感染7例,感染率为6.48%,其中局部感染6例(5.49%),血行感染1例(0.9%)。结论 对长时间留置PICC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护理措施,避免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肺肿瘤;导管插入术;外周;感染;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末端到达上腔静脉的护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但由于使用率高,也有相当多的感染发生。为更好地了解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现对我科108例PICC置管患者相关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男56例,女52例,年龄27~84岁,平均52岁。左侧静脉置管62例,右侧静脉置管46例,导管保留时间为3~118天,平均50.6天。

  1.2 置管方法 由获得PICC穿刺证书的专职护士进行操作,患者均全部采用美国BD公司4.0Fr的PICC单腔导管,一次性肝素帽,3M透明敷贴,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置管。

  1.3 导管相关感染的判断 导管相关感染分两种类型:(1)局部感染:穿刺局部红肿、疼痛、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2)全身感染:即血行感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伴或不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液和导管末端培养出同一种细菌。

  2 结果

  本组108例患者,发生感染7例,约占6.48%,其中局部感染6例,占5.59%;血行感染1例,占0.9%。

  3 预防和护理

  3.1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感染性拔管,延长PICC的置管时间,必须做好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工作,操作前正确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合适的静脉和最佳穿刺点,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做好操作者的手消毒和患者穿刺局部的皮肤消毒,操作者戴无菌手套、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环境清洁、关闭门窗。

  3.2 置管后的护理 认真交接班,严密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血、分泌物,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更换导管敷料每周3次,更换肝素帽每周1次,输液前用生理盐水20 ml冲管,输液后用肝素盐水10 ml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再使用通路输液前应用70%的酒精或碘剂对接口进行消毒;不使用时盖好所有的三通;每天至少评估PICC导管一次,并在PICC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评估记录。

  4 健康教育

  4.1 穿刺前的教育 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护士做好宣教工作,让更多的患者认识、了解并接受PICC。在获得医师的医嘱后,向患者及家属深入浅出的讲解PICC置管术的目的、意义、操作程序、配合方法以及置管后的维护,特别是置管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4.2 PICC操作后的健康教育 PICC置管成功后,为使导管的留置时间延长,术后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主要内容包括:(1)穿刺点出血的观察;(2)置管侧手臂的负重要求;(3)穿脱上衣的方法;(4)导管的保护;(5)各种症状信息的反馈;(6)带管沐浴方法等。总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情况,指导时有针对性地把重点放到注意实行上。

  

作者: 李晓菲,王红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