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期论著

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哲学思考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异常心理病理机制进行哲学本质。方法通过现代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哲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异常心理病理机制进行哲学分析。结果异常心理同正常心理一样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还有许多自然物质世界不具有的高级和复杂特性。结论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哲学本质是它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常心理病理机制进行哲学本质。方法 通过现代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哲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异常心理病理机制进行哲学分析。结果 异常心理同正常心理一样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还有许多自然物质世界不具有的高级和复杂特性。结论 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哲学本质是它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关键词 异常 异常心理 病理机制 哲学本质

Philosophic thought on abnormal mentality pathology machine-made

Tang Ping

Dept.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646000.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is to probe the nature of philosophy of the abnormal mentality with ins pathological mechanism.Methods This paper employsphilosophical analysis study achievements of modern psycholoˉgy,abnormal psychology,the philosophy of mind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aling with it.Results Abnormal mentality same normal mentality have not only all sorts of specific property of the nature matter world,but the much higher and complex specific propertythose the nature matter world have not.Conclusion The nature of philosophy of the abnorˉmal mentality with in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is meaning world and worth world of it.

Key words abnormal abnormal mentality pathological mechanism philosophical nature

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作为异常心理学的母体———心理学在确立自己学科地位时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正如伍一军先生在一篇题为《心理学将被逐出科学的殿堂?》 [1] 的文章中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理学家们就在为自己钟爱的学科能在‘真正的’科学殿堂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懈地努力着。然而,最近他们失望的发现,自己所做的种种努力有可能付诸东流,因为原先被大多数人看好,具有广阔前景的心理学的前途越来越黯淡了。继美国国会科学委员会向新闻界宣布,政府将大幅度削减属于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行为科学的经费之后,英国医学研究会也宣布,将关闭现存的三个心理学研究中心之一———位于伦敦大学的认知发育研究所。当英国心理学家竭力抗争时,全世界几乎所有其他利用领域的科学家都异乎寻常地保持沉默。非心理学的科学家将心理学视为‘软科学”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异常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研究总是从医学的观点出发,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大脑的影响而造成大脑或大脑神经细胞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现代生命科学从细胞的不同死亡方式及细胞信号传导理论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方面,更进一步揭示了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自然科学模式。然而,就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自然科学模式而言,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目前异常心理病理机制中的大量理论问题及临床门诊中的现实病例。所以,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哲学本质将是本文论述的核心。毫无讳言,本文用“心理病理机制”一词来形容异常心理的形成及变化发展规律也是借用的医学术语。

1 异常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及性质再思考

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经验科学的特点,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是近几年来随着心理学和其它科学的共同发展,心理学家们和其它科学家们共同得出的结论。异常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分支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研究对象———异常心理。毫无疑问,异常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界定及判断是根据经验科学———医学的模式进行的,大家知道我国精神医学门诊的诊断普遍采用美国精神医学会编写的DSM-Ⅲ和我国精神科学委员会编写的CCMD-3,而在心理门诊的诊断普遍采用各种症状量表,如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等。搞临床工作的同志都知道DSM-Ⅲ的五个轴向都是根据心理障碍的症状、功能和病因等因素设置的,完全没有涉及病理机制问题,所以到目前为止,心理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是针对症状进行的,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病理机制问题。

Engel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PS模型)对生物医学模型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根据BPS模型,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是对疾病的生理解释,还包括了解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病人所处的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医疗保健体系。应该说BPS模型相对于生物医学模型大大地前进了一步。然而,正如Engel(1977)也承认,“并不是每一个模型都是科学的,10年之后,Engel(1987)也放弃了他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病人和医生更好的沟通。” [2] 尽管BPS模型否定了医学的纯自然科学模式,但异常心理学却未摆脱医学的模式,心理学家和医学家们尤其是医学家们总想要在心理疾病患者的大脑内找到某种器质性病变或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理学家们和医学家们也在从分子水平探索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物理病变”。笔者绝对无意于否定这样一条科学研究之路,只是认为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下异常心理学无意中又走了心理学的老路—纯自然科学之路,正如扈中平先生在一篇题为《教学研究必须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3] 一文中说:“现在,一些心理学者以把心理学划归为自然科学为荣,有意无意的摈弃了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而社会人文学科的这种研究方法恰恰对社会上有关暴力、少年犯罪、吸毒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问题有着惊人的洞察,其研究结果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所以,根据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以及异常心理学的母体———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我们认为异常心理学与心理学一样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经验科学的特点,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为此,我们必须接受心理学独立一百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以免我们几代人为探索科学真谛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却与科学本身背道而驰。

2 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复杂性问题

在目前异常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和著作中对病理机制的论述却是少之又少,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复杂性问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2.1 研究对象的多重复杂性 从本质上讲学科的性质及特点既规定于也表现着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异常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多重复杂性表现在:第一,心理现象的复杂性问题。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及非量化性等等。心理现象的高级复杂性不仅仅被客观地加以解释和说明,还需要通过理解、描述、逻辑推论等更加复杂的方法才能把握,实质上这是心理学的人文社会性质所决定的。第二,异常心理现象与正常心理现象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很显然异常心理现象也具有正常心理现象的高级复杂性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及非量化性等特征,它们差异性的外在表现是人的行为、语言与表情,而内在的表现确是它们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也许人类心理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力。第三,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人文社会性。大部分学者都赞同把异常心理从医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把心理门诊中各种类型的异常心理称作“病理心理”或“疾病”,根据医学的观点既然是疾病就有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所以在这样一种思椎模式下对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理解总是带有很强的医学色彩,人们在探索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本质时,寻求大脑内的器质性病变甚至是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条探索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BPS模式的转化,躯体疾病病因的社会心理因素都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所以,不管是从异常心理的学科性质还是从异常心理的疾病模式上考虑,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人文社会性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异常心理病理机制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研究方法的复杂性 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既然异常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本质,所以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研究方法既有自然科学的方法也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学科性质上讲越是接近自然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就可以借鉴许多自然科学的方法,但是由于心理现象及异常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在研究异常心理的病理机制时,要达到自己更加复杂的目的和要求,也就必须有许多特殊的、复杂的和多样的方法。正如欧阳康先生在《复 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4] 一文中说:“从总体上看,人文世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作为意义世界、价值世界,涉及到人的主义方面,与人的信念、动机、思维、情感、需要、愿望等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个体性、价值性、习得性、偶然性,不存在像自然世界中那样强烈的和普遍有效的因果性,也不可能都通过经验的观察来客观地加以描述和解析。因此,说明基础上的理解指导下的说明也许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理解和解释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视界融合的历史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者的主观世界与作为‘文本’的人文世界之间达成一致与融合,人们由此得对于文化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在这种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阐释性、评价性、个体性、多元化和非累积性的特点。”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在探索和研究异常心

作者: 唐 平 2005-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