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8期经验交流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可达40%~60%,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善微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提高神经组织的血供、氧供,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1]。本研究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DPN,以......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可达40%~60%,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善微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提高神经组织的血供、氧供,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1]  。本研究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DPN,以前列腺素E 1 (PGE 1 )作对照,评估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36例,并伴有下列3种症状:(1)四肢感觉异常,有麻木、疼痛、灼热和发冷等;(2)膝反射减退;(3)神经肌电图证实轻、中、重度周围神经病变 [2]  。

    1.2 给药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丁咯地尔组(治疗组)16例,PGE 1 组(对照组)20例。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2~4周血糖稳定后开始观察。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30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给予PGE1100μg和利多卡因5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2周 [3]  。观察期间DM治疗不变。

    1.3 观察方法

    记录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并检测神经肌电图,记录左右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 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单一神经的SCV取左右肢体的平均值。以正常参考值作为参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55m/s,腓总神经和胫神经,SCV>45m/s。

    1.4 疗效判断标准

  无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膝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SCV较前增加2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改善,膝反射好转,SCV较前稍有增加。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膝反射和SCV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 2 检验,计量资料以(ˉx±s)表示,组内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组间进行成组设计的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2.2 治疗前后SCV变化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的比较组别 例数 有效率(略)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V变化比较 (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 P<0.05

     3 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代谢异常、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血管损害主要为微血管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与内皮细胞肿胀、增生、透明变性、糖蛋白沉积,致管腔狭窄,从而导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 [4]  。这一机制发现为盐酸丁咯尔治疗DPN提供了理论依据,丁咯地尔具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和钙离子拮抗作用,能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有效提高循环灌注,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变形性,并有增氧功能,加强ATP生产,因此,丁咯地尔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人的神经缺血及缺氧状况,本研究发现盐酸丁咯地尔治疗2周后可以明显改善DPN的自觉症状、体征和SCV,对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疗效与PGE 1 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剑波,陈家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理及现代认识.实用糖尿病杂志,1997,5:3.

    2 Flyun M D,Tooke J E.Diabetic neuropathy and microcirculation.Diabet Med,1995,12:298.

    3 张玉春,向光大,乐岭.前列腺素E 1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中国综合临床,2000,16:427-428.

    4 胡绍文,郭瑞林.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27. 

  作者单位:526040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

作者: 刘 佩 黎淑珍 2005-6-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