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1期中医中药

略论巨刺法治疗疼痛性疾病

来源:INTERNET
摘要:巨刺法可治疗多种疾病,主要用来治疗各部位软组织闪挫伤、关节扭伤、关节炎、偏头痛、落枕、耳聋、牙痛、咽喉肿痛、面瘫、半身不遂、肋间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内脏疾患等。现就巨刺法治疗疼痛性疾病,举案例如下。1案例案一:患者,女,52岁,右肩臂疼痛1月余,近日来疼痛加重,抬举困难,阴雨天和夜间疼痛加重,喜......

点击显示 收起

  何谓巨刺法?《灵枢·官针》篇:“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调经论》:“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这是一种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后人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对巨刺法的“左取右,右取左”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方法,主要有左右交叉取穴法,上下交叉取穴法,上下左右交叉取穴法,胸腹腰背交叉取穴法,阴阳对应交叉取穴法。与巨刺法相近的一种取穴刺法叫缪刺法。“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二者均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取穴刺法,但存在着巨刺刺经,缪刺刺络的不同。巨刺法可治疗多种疾病,主要用来治疗各部位软组织闪挫伤、关节扭伤、关节炎、偏头痛、落枕、耳聋、牙痛、咽喉肿痛、面瘫、半身不遂、肋间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内脏疾患等。《素问·缪刺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当病程较长,邪气已深入经脉,病情较复杂而重,病痛在左(或右)侧,而右(或左)侧脉象呈现病理变化,即巨刺法刺之。现就巨刺法治疗疼痛性疾病,举案例如下。
   
  1 案例

  案一:患者,女,52岁,右肩臂疼痛1月余,近日来疼痛加重,抬举困难,阴雨天和夜间疼痛加重,喜暖恶寒,痛连至臂,致使臂外展和后旋活动受限,不能穿衣,梳头。查体:右肩局部无红肿,肩关节周围有多处压痛点,右臂活动受限。诊断:“右肩周炎”。治疗:首次选右肩肩前、肩、肩、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治疗,复诊述疼痛如前,第3次改用巨刺法,取健侧相应之穴位,留针20min,同时帮患者活动右肩。复诊时患者诉右肩痛大减,后用此法针治3次,疼痛明显减轻,5次治愈。
   
  案二:患者,男,36岁,左腰痛3h。患者因弯腰搬重物后突觉腰痛,疼痛逐渐加剧,咳嗽、喷嚏可使疼痛加重。患者坐、卧、翻身等活动受限。查体:左侧腰肌紧张,第3腰椎横突左侧压痛,腰部活动欠利。诊断:“急性腰扭伤”。治疗:患者取坐位,以1.5寸28号毫针针刺右侧手三里穴,得气后以捻转泻法1min,嘱其立身做腰部小幅度活动。留针20min,间歇动针,患者顿觉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幅度较前增加。第2天复诊,施以同样手法,治愈。
   
  2 讨论

  《素问·手足阴阳流注论》:“岐伯曰: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为十二经也。手之三阴,从胸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络脉传注,周流不息。故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手足各经脉互相连接,气血运行“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所以当病邪侵袭经络,既可影响局部,又可波及左右。而经脉在人体大都有左右交会的腧穴,例如手足三阳经皆左右交会在督脉的大椎穴,足之三阴经都交会在任脉的中极、关元穴。脉气能左右贯通,故左经有病,取右经的腧穴也能治疗,反之亦然。案一肩关节周围炎是常见中老年疾患。本病多因年老体弱,经脉气血不和,经脉失养,复感风寒湿邪,导致肩部气机阻滞,气血流行不畅引起。案二患者为腰部经脉受损,气滞血瘀所致。古人云: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灵枢·本脏》中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故上述案例治疗当以行气活血,通络疏经治之。案一先用患侧治疗而未见效,说明气血流通有待左右气血之相互贯通。采用巨刺法治疗而有效,是因为针刺健侧而调整了患侧的气血流通。当病邪侵犯人体,可引起经络气血内外左右倾移,左盛右虚,或右盛左虚。通过巨刺达到了调整左右气血的偏盛偏衰状况,使气血流通趋于平衡统一。案二主要由于足太阳膀胱经阻塞不通而引起,有相应压痛点,系因气滞血瘀所致,故采用局部治疗有加重气滞血瘀之嫌。手三里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手足三阳经交于督脉,针刺本穴,可通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起到活血化瘀,通络疏经的作用,以至改善微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达到镇痛之目的。
   
  现代对巨刺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讨论:电针对侧足三里时,不论高频还是低频强电针,都能抑制多数神经元的痛反应,而电针同侧足三里时,在多数情况下高频强电针不仅不抑制痛反应,反而加强痛反应 [1]  。电针一侧三阴交、阴陵泉可使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另一侧腓总神经动作电位中C波受到抑制 [2]。针刺右侧穴位可抑制左侧伤害性刺激在神经干上所能引起的冲动。针刺一侧足三里,对另一侧腓肠肌收缩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针刺左解溪、丘墟可使右手阳溪、阳池穴附近的痛点立即消失 [3]  。巨刺使对侧相应穴位灌流液中乙酰胆碱含量有所下降(P>0.05),而不同侧组则明显增加(P<0.01)。中枢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物质对针刺镇痛有促进作用,针刺促进乙酰胆碱的功能活动,而它通过5-羟色胺发挥镇痛作用 [4]  。美国傅蒙特大学M.N.Numoto等观察到,用2赫兹的方波电脉冲刺激狗的左侧尺神经时,胃电活动便明显减低,而当刺激右侧尺神经或双侧腓神经时,胃电活动改变很小或无变化 [5]  。巨刺作用机制可能是单侧的、节段性的交感反应。研究者们认为,针刺镇痛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功能。常氏将家兔一侧腰交感神经链切除后,观察到可取消同侧针刺镇痛的传导,但不影响对侧针刺提高痛阈的效果,认为交感神经的传入纤维是参与了针刺镇痛的外周传入作用的 [6]  。综上所述,巨刺法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左右两侧经络失衡,一侧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肢体疼痛与活动障碍疾患。对消除疼痛有较好疗效,对缓解痉挛、僵急,其疗效较直接刺痛处为佳。

  参考文献
 
  1 朱丽霞.中国针灸,1985,(1):24.

  2 黄坤厚.针刺研究,1982,(1):73.

  3 周鼎新.中国针灸,1982,(3):30.

  4 韩济生.北京医学院学报,1980,(1):11-19.
   
  5 Numoto MN.Proceeding NIH Acupuncture Research Conference,1973,108,1973.

  6 常业基.针刺麻醉,1978,(3.4):47. 

  作者单位:322100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针灸科 

作者: 吴晓兰 2005-6-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