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0期

流行性出血热3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分类形态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在配合临床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治疗过程中,我们对36例流行性出血热不同病期160份血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分类,结果出血热患者在不同病期血小板计数及分类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现报告如下。1标本来源病人组:160份血标本均来自我院已确诊的36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血小板计数许汝和稀释液,计数池计数。2血......

点击显示 收起

  在配合临床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治疗过程中,我们对36例流行性出血热不同病期160份血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分类,结果出血热患者在不同病期血小板计数及分类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病人组:160份血标本均来自我院已确诊的36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对照组:30例健康人血。

  1.2  方法

  1.2.1  血小板计数  许汝和稀释液,计数池计数。

  1.2.2  血小板分类  取肝素抗凝静脉血,以2000r/min离心5min,取血小板层涂片,瑞氏染色后选血小板分布着色良好的部位油镜分类500个血小板。

  1.2.3  血小板计数,分类方法  标准参照张绍林临床检验[1]。

  2  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  表2。

  表1  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  (略)

  表2    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分类结果(略)

  注: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0.01

  3  讨论
  
  出血热患者从发热期开始血小板计数有下降趋势见表1,低血压少尿期患者的血小板下降更为明显,多尿期血小板有所回升,但部分患者的血小板仍低于正常,恢复期患者血小板恢复到正常范围。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分类见表2,在发热期无明显改变,低血压少尿期中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小型血小板所占比例相对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值分别为10.25、9.91,P值均<0.01,差异有显著性。多尿型小型、中型血小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值分别为7.18、7.87,P值均>0.01,恢复期到正常。
  
  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分类的改变,与其病程分期、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它可作为出血热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此外,实验结果还表示,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由于中型血小板减少,而中型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破坏增加所致。

  【参考文献】

  1  张绍林.临床检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8-125.
 
  (编辑:李  令)

  作者单位: 354000 福建邵武,福建医科大学邵武教学医院 

作者: 刘羡萱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