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1期

进入更高海拔诱发脑水肿1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高原脑水肿多发生于从平原地区迅速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中。本文报告1例从3500m高原地区进入4700m的高原,1天后发生高原脑水肿,昏迷3天经抢救治愈的患者。因头晕、头痛、乏力、昏迷1天,于2004年3月20日下午急诊入院,2004年3月18日由3500m地区进入4700m的高原务工,进行了石头装载,当晚患者诉头晕、头痛、乏力自以为感冒......

点击显示 收起

  高原脑水肿多发生于从平原地区迅速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中。本文报告1例从3500m高原地区进入4700m的高原,1天后发生高原脑水肿,昏迷3天经抢救治愈的患者。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已婚,民工。因头晕、头痛、乏力、昏迷1天,于2004年3月20日下午急诊入院,2004年3月18日由3500m地区进入4700m的高原务工,进行了石头装载,当晚患者诉头晕、头痛、乏力自以为感冒未经处理。20日晨工友发现患者昏迷不醒,将其送往我院救治。入院查体:T 36.7℃,P 76次/min,R 20次/min,BP 135/82.5mmHg,神志不清,呈浅昏迷,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5cm),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反射减弱。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克氏征(-),生理反射引出,双侧巴彬斯基征(-)。眼科检查:双眼未见视乳头水肿征。化验及实验室检查:RBC 5.03×1012/L,Hb 160g/L,WBC 11.0×109/L(N 0.82)。肝功能轻度异常,总胆红素(TB)26.5μmol/L,丙氨酸转氨酸(ATL)62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7U/L。肾功能轻度异常,尿素氮(BUN)12.1mmol/L,血肌酐(B-Cr)106.7μmol/L。心电图、胸部X线片、血糖、血清电解质检查均正常,脑电图显示各导联可见少量中至低幅θ波,每秒6~7Hz,稍有成群倾向,提示轻度异常。入院后诊断为高原脑水肿。

    治疗与转归:入院后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次2h,压力为2ATA。静脉滴注乳酸环丙沙星预防感染及胞二磷胆碱0.75g每日1次,爱维治400mg每日1次,改善脑细胞代谢;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100ml每日2次治疗脑水肿;并给予脂肪乳、复方氨基酸、人体白蛋白与鼻饲等支持治疗,以及其他对症处理。入院后第3天神志变清醒,能回答简单提问,但对提问反应迟钝。住院24天后活动如常,无定向力障碍,自知力、判断力、书写及计算能力良好。治愈出院。

    2  讨论

    本例患者系中年男性,由高原地区3500m进入更高海拔4700m的高原,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昏迷,脑CT显示中至重度脑水肿,未见出血与梗塞征象,因此诊断高原脑水肿明确,可排除脑血管意外以及感染性疾病引起昏迷。高原脑水肿属严重急性高原病,虽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常见于由平原进入高原者。寒冷、上呼吸道感染、劳累、情绪紧张等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发病急,多在夜间。进入高原后,因处在较重的缺氧条件下,脑部小血管痉挛及通透性增高,导致脑水肿。由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致使脑组织增大,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组织受压,这些改变反过来又加重脑组织缺血水肿的发展。该患者系3500m高原进入4700m高原从事体力劳动,因此发生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的治疗,除了给予吸氧、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剂、改善脑细胞代谢、预防感染外,高压氧治疗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据文献报道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血液循环中的溶解氧,相应使组织液、脑脊液及细胞的氧分压也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 856100 西藏山南,解放军第41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王西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