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1期

活血祛瘀法治疗泌尿系静性结石78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0。1%~1%,含钙结石约80%,通常称为动性结石,常规中药治疗排石率高。由尿酸、胱氨酸等成分引起结石,通常称为静性结石,常规排石中药治疗疗效欠佳。笔者根据结石性质、游离状态,使用活血祛瘀治疗泌尿性静性结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0.1%~1%,含钙结石约80%,通常称为动性结石,常规中药治疗排石率高。由尿酸、胱氨酸等成分引起结石,通常称为静性结石,常规排石中药治疗疗效欠佳。笔者根据结石性质、游离状态,使用活血祛瘀治疗泌尿性静性结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1例,均为门诊病例,3~18岁13例,19~30岁48例,31~50岁47例,51~60岁29例,61岁以上14例。肾结石98例,输尿管结石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3例。

    1.2  诊断标准  腰部或上腹部持续钝痛或阵发性剧烈绞痛,时有出冷汗、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血尿,B超反复3次检查均提示泌尿系结石,固定位置不变,并呈黏附状态,用常规排石药物无效。

    1.3  治疗方法  (1)方药:穿破石10g,王不留行25g,路路通10g,牛膝15g,红花10g,丹参15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包煎),玉米须25g,白茅根25g;北芪25g,枳实10g。加减:尿痛加瞿麦15g,生地15g。剧烈绞痛加元胡10g,田七10g。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连服用2个疗程后停药7天,再服用2个疗程为计算疗效结果。(2)对照组药用消石片(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ZZ-5443桂卫药准字1985第027042号)、阿托品等,合并感染加用抗生素。7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停药7天,再用药3个疗程计算疗效结果。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结石排出,无残留结石,症状消失。好转:部分结石排出或结石明显波动下降,症状好转。无效:无排石效果,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5例,占57.69%,有效19例,占24.35%,无效14例,占17.96%,总有效率82.04%;对照组治愈29例,占39.72%,有效15例,占20.54%,无效29例,占39.73%,总有效率60.2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教师,患有肾结石5年,曾多次服用中草药治疗未果,绞痛等症状反复发作,于2001年5月25日就诊。诊时患者肾绞痛剧烈2天,并放射少腹部,频频尿意,发热,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尿常规:红血球(+++),白血球(++)。B超复查仍提示左肾中极结石0.8~0.7cm,右输尿管上端结石0.5~0.4cm,5年来多次复查B超示原位置不动结石,考虑静性结石。药用穿破石10g,王不留行25g,路路通10g,牛膝15g,红花10g,丹参15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包煎),玉米须25g,白茅根25g,北芪25g,枳实10g,元胡10g。每日1剂,复煎分2次服。3剂后,肾绞痛明显减轻,热退,尿常规:红血球(+),白血球(+)。药已对症,再进5剂,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上方去元胡,再10剂。复查B超提示右输尿管上端结石消失,左肾结石形态位置未改变。停药7天,再服15天,服药第12天排出黄豆粒结石。复查B超左肾结石消失而告愈。

    4  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学淋证中的砂石淋范畴。病因是多方面的,除与湿热煎熬有关外,气滞血瘀无疑也是重要因素。若机体气血运行通畅,气血水运行不息,动而不居,有形之物也不能聚而为患。一旦某些因素引起气滞血瘀,即会促使结石发生。结石为有形之物,反过来又阻碍气机运行,加剧疼痛。另外,结石每易损伤脉络,引起尿血,多则产生瘀血阻滞,加大结石形成。故无论是结石产生前或结石产生后,气滞血瘀在石淋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故药用王不留行、穿破石、路路通活血祛瘀,攻石开路为君药;红花、丹参凉血活血祛瘀,牛膝、元胡祛瘀止痛,引药下行,增强君药排石作用为辅药;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湿化石为佐药;玉米须、茅根、北芪、枳实利尿通淋,补气行气,使尿道通畅,并防其伐之太过。其奏祛瘀攻石,通淋化石的作用,故临床用其方法治疗泌尿系静性结石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单位: 571800 海南临高,临高县红十字会门诊部

 (编辑:海  涛)

作者: 王和权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