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5期

中药药枕热敷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笔者在临床工作当中针对颈椎病,应用中药药枕热敷,配合针灸、推拿、牵引综合治疗颈椎病7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治疗组75例,其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23~75岁,平均55岁,病程7天~10年,平均10个月。两组病例临床分型:治疗组神经根型32例,椎动脉型30例,脊髓型1例,交感神经型12例。3治疗方法1。...

点击显示 收起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它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表现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而命名。由于不同的病理变化,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等。笔者在临床工作当中针对颈椎病,应用中药药枕热敷,配合针灸、推拿、牵引综合治疗颈椎病7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75例,其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23~75岁,平均55岁,病程7天~10年,平均10个月。对照组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22~73岁,平均53岁,病程17天~7年,平均12个月。两组病例临床分型:治疗组神经根型32例,椎动脉型30例,脊髓型1例,交感神经型12例;对照组神经根型25例,椎动脉型27例;脊髓型1例,交感神经型7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有不同程度颈肩、背部、上肢疼痛,或放射痛,伴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2)颈椎棘突,或椎旁有压痛,颈部活动障碍,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颈椎旋转试验阳性。(3)部分患者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眼睛胀痛或模糊,心慌,烦躁,血压波动,走路不稳,双下肢疲软等。(4)患者均经颈椎X线正侧位摄像,部分患者经颈椎CT扫描或颈椎MRI检查,提示颈椎体椎骨质增生,或骨桥形成,椎间孔狭窄或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颈椎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按颈椎牵引、推拿、针灸、中药药枕热敷,顺序进行治疗。(1)牵引:用颈椎座位牵引椅牵引。牵引时患者头部微向前倾,颈椎与纵轴线成10°~15°夹角,牵引力5~15kg,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适当增加1~5kg,每次牵引时间20~30min,10次1个疗程。如果在牵引当中,病人感觉头痛、头晕、恶心、心慌、出汗等,说明牵引力过大,或者牵引时间太长,应该立即停止牵引,让病人头低位,平卧卧床休息,病人平稳后再作其他处里。(2)推拿:①舒筋活络止痛法:病人坐位,头微向前倾,医生用拇食中无名指在颈项两侧按、摩、揉、捏、弹、拨、、压10余次;用光滑按摩器在肩岬部、背部反复推、搓数10次,以肩岬部、背部感觉发热,有火灼感为度;用拇指点压风池、风府、天宗、肩中腧、肩井及阿是穴,点穴时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力量由轻到重。有上肢酸痛,手指麻木者,用中指弹拨颈丛、臂丛神经及尺桡神经,并搓揉牵抖上肢,疏理五指。②拔伸法:病人端坐位,医生站在病人后侧位,医生以右前臂环绕病人颈前,扶托其下颌部,左手扶托其后枕部,双手同时向上用力作颈椎拔伸牵引3~5次。③斜扳法:病人端坐位,医生站在病人后侧位,医生以右前臂环绕病人颈前,扶托其下颌部,左手扶托其后枕部,双手同时向上用力作颈椎拔伸牵引,并使头向后仰,用力慢慢旋转颈部向一侧,当有阻力感时稍用力扳动,同法向另一侧扳动1次[1]。(3)针灸:取穴:百会、风池(双)、风府、大椎、颈椎华佗夹脊穴(双)、肩中俞、肩井、天宗(患)、肩三针、极泉、臂、曲池、手三里、手五里、外关、合谷、阿是穴。针具:用毫针针刺上述各穴,以得气为主,针感要强,有触电样感觉效果更好。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用平补平泻的手法[2]。(4)中药药枕:药物组成:葛根60g,独活90g,秦艽60g,防风60g,细辛60g,桑枝60g,姜黄60g,桑寄生60g,杜仲60g,怀牛膝60g,肉桂60g,党参60g,甘草60g,生地60g,当归60g,赤芍60g,川芎60g。将上述药物分别粉碎成粗末混匀,夜间睡眠时,用食醋喷洒搅拌药物,以手抓拿药物能成块状为度,将药物倒入铁锅,用慢火将药物炒热,将炒热的药物装入一个长30cm,宽20cm的布袋中,将布袋平铺于枕头上,头枕其上入睡,尽量垫于颈部,使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凌晨起床后将药袋装入塑料袋封口,避免药味散发,降低效果。第2天睡前重复将药物倒出炒热,装入袋中使用。连续使用至药味不重时更换。最短可以使用3个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不使用中药药枕,其余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部活动功能正常,随访3个月无反复。显效: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颈部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功能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椎病多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1)因年老气血渐衰,不能濡润筋骨,或机械性压迫颈椎周围神经血管而出现颈椎综合症候群,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2)颈椎牵引可以扩大椎间隙,扩大椎间孔,使受压的神经根脊髓得以减轻而缓解症状,改善血液供应;能使局部组织及关节囊的水肿、充血、渗出等加速消退,促进组织修复;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牵开嵌顿的关节囊,有利于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作用力线[3]。(3)颈椎病推拿按摩的治疗原则为:疏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推拿按摩颈椎牵引可以扩大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退,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3]。(4)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切忌使用暴力,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脊髓型颈椎病,禁止使用旋转斜搬法,牵引重量应该以轻为主。脊髓型颈椎病,通过治疗一般都无效。(5)用针刺激病变局部穴位,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以激发经络脏腑之气,调节体内的营卫之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通络止痛的目的。(6)中药药枕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桑寄生、桑枝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生地、当归、赤芍、川芎、姜黄养血、活血、行气、祛淤止痛;杜仲、怀牛膝、肉桂温阳、补肾壮督,党参、甘草益气补虚,葛根能发表解肌,对改善头疼,头晕,项背僵,耳鸣,肢体麻木,有明显的效果。诸药合用,有理气活血,疏筋通络,除痹止痛之效[4]。(7)食醋有芳香开窍作用,通过皮肤渗透,可以达到缓解肌肉痉挛的目的。(8)将药物炒热,通过热力作用,可以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分子通过皮肤的组织间隙与细胞间隙进入体内,使中药直达病所,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使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既不影响睡眠,又不耽误治疗时间,无特殊痛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治疗办法。

    【参考文献】

    1  罗金殿.罗有明正骨心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6-65.

    2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9-125.

    3  李维堂,庞立波.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作用分析.按摩与导引,2004,4:29.

    4  凌一揆,颜正华.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9-158.

    作者单位:034100 山西原平,原平铁路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赵培英,张少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