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6期

温病治疗中温热药运用浅探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温病是由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温病病因有兼寒挟湿、患病体质和病理变化具有特殊性,治疗中寒凉过度,以致温病治疗有运用温热药物的可能性。从其概念来言,其病因是温热之邪,发热是其特征。其治疗上必以寒凉药为主的方药。...

点击显示 收起

  温病是由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温病病因有兼寒挟湿、患病体质和病理变化具有特殊性,治疗中寒凉过度,以致温病治疗有运用温热药物的可能性。从其概念来言,其病因是温热之邪,发热是其特征。其治疗上必以寒凉药为主的方药。这些温热药在温病治疗方剂中的配伍机制及作用,值得探讨,其配方遣药可谓匠心独具。现归纳如下,求请杏林同侪不吝正鹄。

    1  伏气温病

    叶天士认为“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治当苦寒直清里热”,其主张 “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用葱豉汤,该方首见于《肘后方》,方中葱白性味辛温(《本经》),豆豉为黑豆蒸晒而成,(《本草纲目》)认为其气亦温,故该方为微辛微温之剂,可用于“新邪引动伏邪”之证。

    2  吴氏用辛温解肌之桂枝汤治疗温病

    初起,“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温病初起外有客寒,成客寒包火之势者,辛温之桂枝汤微汗解肌,寒邪一解,腠理得开,温邪即得外出之路,随汗而解。如吴氏所言:“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虽曰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 桂枝汤方中主药桂枝为辛温之品,姜枣也为温药类。

    3  暑热病邪致病多有兼挟

    “暑多挟湿”,盛暑之季,温热为长夏主令人喜食生冷,贪凉露宿,以致暑邪常兼寒挟湿为患。此时辛温之品非用不可,吴氏以辛温复辛凉法之新加香薷饮透表清暑,温易挟湿,温药化湿。温热之邪最易挟湿,而形成湿热之邪相挟为患。因此,对温、湿之邪所致的湿温病必须从苦寒清热,辛开温散湿浊入手,必须于温化湿浊的药中加入清热之药,以达温热之邪得清,湿浊得化之效。如治湿温病,热重于湿的白虎加苍术汤。原方用大清阳明气分之热的药味,独加苍术一味,苦温以燥大阴之湿。又如王氏连朴饮,吴鞠通的杏仁滑石汤,以厚朴、半夏等性温之药化湿驱浊,以达湿去热清之效。湿温病治疗中运用温药的作用是温化湿浊。湿热类温病,不忌温热,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淹滞,湿与热合,如油入面,相互裹结,难分难解。湿热为患,治疗既要考虑热邪,也要顾及湿邪,治热应用寒凉,治湿当用温化,治湿之品大多偏于温热。吴氏认为:“湿温论中,不唯不忌辛温,且用辛热也。”湿邪的性质决定了温热药的运用,《温病条辨》中用温热药治湿热的方剂颇多,如上焦湿温之用三仁汤,暑温挟湿漫延三焦用三石汤,暑温伏暑三焦均受用杏仁滑石汤,阳明湿温、呕而不渴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阳明湿温、哕则用新制橘皮竹茹汤。

    4  温病治疗尤其重视顾护保存阴液

    “留得一份阴液,便留存一份生机”。热邪容易耗伤阴津,因此温热病日久每多出现阴津不足,阳气亏损的病理现象,治疗上不仅要滋补阴液,根据阴阳互根之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还要用温药温补阳气。温病中如大汗,脉散大,喘喝欲脱等症状的生脉散证,方中除了用麦冬、五味子滋长阴液外,还用人参、五味子温药补气复脉。又如大定风珠证,方中除了选阿胶、鸡子黄、地黄、麦冬、麻仁等滋补阴液之药味外,还酌以炙甘草、五味子气温之性助阴生阳。

    5  温病治疗方剂多用寒凉之药

    寒凉之性的药易伤脾胃,“寒性凝滞”,每致气滞血行涩滞,有损伤正气之弊在临床上运用时多兼配伍温药,一则温运中州,另则通行气血。如《温病条辨》的新加黄龙汤,方中硝、黄苦寒泄热,麦冬、生地、玄参、海参等甘寒滋阴,苦寒易伤胃气,甘寒易滞气血,为顾万全,方中又以温性的姜汁、当归以达畅脾胃之气,去血分之滞的作用。又如大头瘟的方剂普济消毒饮,方中黄连、黄芩、牛蒡子等苦寒伤中之味更多,为此,特用陈皮一味温脾健土,使脾胃相和,中州得健,正气得存复。

    6  瘥后阳虚

    瘥后调理不能拘泥于养阴一法,而应以温补为重,吴氏言:“至调理大要,温病后一以养阴为主,……间有阳气素虚之体质,热质退,即露旧亏,又不可固执养阴之说,而灭其阳火 ”。中焦篇可参考益胃、增液、清燥等汤,下焦篇有复脉、三甲、五汁等复阴之法,下焦篇又列建中、半夏、桂枝数法,中阳不足之体,偶感温病,用半夏汤(半夏、术米)温中化饮,更以小建中汤建其中阳之气,因此临证不可拘于常理,需细察详辨,寻找病机关键,“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方能切中肯綮。

    综上所述,温病治疗用温热类药物之理简略言之有上述六个方面,对理解先贤的用药奥义,临证正确地遣方,灵活加减药味,以切合病情,不断拓展和丰富温病治疗学的内涵。

    作者单位: 530001 广西南宁,广西中医学院(2004级研究生 )

 (编辑:悦  铭)

作者: 唐汉庆,申晓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