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7期

切口积液的治疗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切口积液术后2~9天,换药或拆线时发现刀口溢出水样液体,或挤压切口流出水样液,有时较混浊,有油花,但无脓液,切口无炎性反应,笔者称之为切口积液。切口积液可拆除缝线,换药治疗,治愈时间较长。为促使更快治愈,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切口积液较少偏于一侧可用相......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切口积液

  术后2~9天,换药或拆线时发现刀口溢出水样液体,或挤压切口流出水样液,有时较混浊,有油花,但无脓液,切口无炎性反应,笔者称之为切口积液。切口积液可拆除缝线,换药治疗,治愈时间较长。为促使更快治愈,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切口积液较少偏于一侧  可用相应大小纱布团压迫、包扎、固定7~10天,其间不要解除压迫包扎,切口愈合良好。典型病例:男,40岁,胰腺囊肿破裂,胰体、尾、脾切除,左侧经腹直肌切口,长约14cm,术后4天换药,切口中央有溢液,混浊,无油花,皮肤无红肿,再压切口,切口左侧有5ml液体流出,剪除1根皮肤缝线,检查切口内没见线结,用安尔碘(安尔碘Ⅲ型,皮肤黏膜消毒剂,无醇型)原液擦拭,用3cm×3cm×3cm纱布团压迫切口左侧积液处,消灭死腔,立刻用贴膏固定,,外加腹带包扎,7天检查切口,积液处已愈合良好,术后10天拆线,随诊4个月,切口愈合良好。

    1.2  切口积液较多  但可用纱布卷压迫消灭死腔,用纱布卷压迫、包扎、固定7~10天治愈。典型病例:男,28岁,肥胖,行阑尾切除术,切口长约3.5cm,术后5天切口溢液约5~6ml,有油花,拆除所有皮、皮下缝线,切口内安尔碘原液擦拭,用2个约4cm×3cm×2cm纱布卷,放在切口两侧,距切缘2~3cm,向内下挤压,消灭死腔,立刻用贴膏固定,两个纱布卷外侧再放2个同样纱布卷,向下压迫贴膏固定,固定牢靠,10天检查切口已愈合,随访5个月,切口愈合良好。

    1.3  切口积液多,腔深长  无法用压迫包扎消灭死腔,用缝合方法,2~3周拆线,切口治愈。典型病例,女,36岁,肥胖,皮下脂肪厚,行胆囊切除,右肋缘下切口,长约8cm,术后7天,切口流水样混浊液体,有油花,拆除3根皮肤缝线,切口流出约80ml积液,当日夜换药3次,每次渗出约50ml,次日敷料浸透,拆除所有皮肤所有缝线,放纱条引流,术后9天,0.25%利多卡因(10ml加1滴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清除创口内积液、见到的线结,切口内安尔碘原液擦拭,用减张缝合线(ETHICON,W2797)缝合,左手食指抵到切口底部,缝线穿过左平食指的下方,一层间断结节缝合,针距1.5cm,距切口深3cm,缝合不留死腔。次日病人出院,3周拆线,切口治愈。随访5个月,切口愈合良好。

    2  讨论

    2.1  关于切口积液命名的商榷  国内文献称切口积液为脂肪液化[1]。但有时见不到油花,仅为水样或混浊液体。国外称之为血清肿,血清肿是除脓液和血肿之外的体液积聚[2],国内不习惯这种称谓。笔者认为称之为切口积液为宜。

    2.2  切口积液的治疗  切口积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口敞开换药治疗[1]靠肉芽填充使切口愈合,需多次换药,愈合时间长,形成瘢痕较大。笔者采用清除切口内积液、异物,纱布压迫包扎或缝合,设法消灭死腔,使切口缘紧密接触对合,对合后保持不再分离(即包扎固定)7~10天,如为切口缝合2~3周拆线,可治愈,减少换药的麻烦,可出院到门诊检查切口或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刀口愈合较平整,瘢痕小。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19.

2 王德炳主译.克氏外科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7.

(编辑:守 中)


作者单位:110004 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

作者: 刘德成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