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9期

心腔内遗留导丝取出1例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术中当小球囊导管在肺动脉瓣狭窄处扩张后,因肺动脉瓣球囊扩张导管测压不理想,遂将直径为0。038寸,长260cm的交换导丝置于左下肺动脉,欲换6F端孔导管测压,因撤肺动脉球囊扩张管配合不当,将交换导丝带入右室,遂将二者一同撤入右房,这时操纵导丝,发觉导丝前端不动。用一根8F薄壁导管及一根长300cm、直径为0。21寸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心腔

    1病历摘要

患者,女,10岁。以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入院,行经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术中当小球囊导管在肺动脉瓣狭窄处扩张后,因肺动脉瓣球囊扩张导管测压不理想,遂将直径为0.038寸,长260cm的交换导丝置于左下肺动脉,欲换6F端孔导管测压,因撤肺动脉球囊扩张管配合不当,将交换导丝带入右室,遂将二者一同撤入右房,这时操纵导丝,发觉导丝前端不动。撤出交换导丝,透视见交换导丝前端柔软部分(约20cm长)断于右心房。这时将肺动脉瓣球囊扩张管撤出,采用圈套技术。用一根8F薄壁导管及一根长300cm、直径为0.21寸的PTCA导引钢丝,将钢丝对折插入8F端孔导管,并一同送入右心房,然后操纵体外导丝(对折部易将欲套取导丝摞断),使导丝一端固定,另一端前送,在右房内形成圈套后,然后回拉固定端导丝,使对折部进入导管内,用圈套套住欲取出的钢丝,最后连同导管一起拉出成功。

    2讨论


1954年有学者首次报道1例导管断于右房,在随后20年间,共报道了200多例各种导管或导引钢丝断于心腔或大血管内。起初处理这种并发症的方法常常是广泛切开或作大型手术,包括开胸或开心手术。1964年临床报道了第1例使用支气管活检钳取出了一根不锈钢导丝断端[1],自那以后,相继有使用各种技术处理这种并发症的多例报道[2]。圈套技术是最常用、最方便的心血管腔内异物取出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来源方便,环大小可变,经皮穿刺使用,相对安全,成功率高。但我们体会运用此技术时应注意:(1)反复改变环的大小,以便将断离导丝的游离端套入,当游离端随环移动时,说明已经套入。一旦套入,则首先通过导引钢丝向前推送导管接近套取的钢丝,而不应先收拢套环接近导管(这样易将套入的导丝脱出圈套)。然后回拉圈套导丝收紧导丝环,使导丝残端固定在引导导管头端,最后将圈套导丝及导管一起撤出。(2)不应过分牵拉圈套导丝,而不动导管,这样易将套取的钢丝摞断。我们取出套取的导丝后,发现起摞部近乎断裂为两截,考虑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与经皮穿刺部位未用穿刺套管阻力较大有关,因此,为防止此弊端,最好用穿刺导管。

【参考文献】
  1卢才义,李怀斌译.临床心血管操作技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79.

2陈星荣.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113.

(编辑:李木)


作者单位:157011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作者: 陈菊华刘凤华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