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0期

静脉用盐酸普罗帕酮10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及室性异位心律100例,男48例,女52例,现把临床疗效分析报告如下。室性异位心律失常组中15例曾用过利多卡因治疗,因效果不明显改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后有效。2静脉应用药物2。1静脉注射组将盐酸罗帕酮注射液按成人常用量1~1。...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及室性异位心律100例,男48例,女52例,现把临床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在急诊室治疗者18例,住院治疗34例,术中治疗48例。年龄5~70岁,成年人平均年龄43岁。本组的心律失常主要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本组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多数是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的心律失常。12例室性心动过速病例中有6例伴心功能不全。室性异位心律失常组中15例曾用过利多卡因治疗,因效果不明显改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后有效。

    2  观察方法及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  本组疗效评价[1]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心律失常消失,恢复为窦性心律;有效:仍有个别室早或心室率减慢,房颤未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2  静脉应用药物

    2.2.1  静脉注射组  将盐酸罗帕酮注射液按成人常用量1~1.5mg/kg溶于5%葡萄糖液20ml中,于10min内缓慢注射,如无效,根据病人全身情况,10~20min后可重复1次,直至转复为窦性心律(在心电图监测下)即停止注射。本组复律用药量最低为35mg,恢复窦性心律最短时间为2min,最高剂量为240mg,总有效率为95%。其中83%病例在用药20min内转复为窦性节律。本组多数病例用70mg盐酸罗帕酮即可获显效,个别病例需要多次注射。其中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室壁瘤患者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盐酸罗帕酮注射液用至210mg后心室率由210次/min下降至75次/min,基本心律虽为房颤,因心室率明显减慢而改善心功能,血压由40/20mmHg恢复到110/75mmHg。另1例预激症候群伴房颤,快速心室率,心电图测量R-R频率为230次/min,心脏听诊185次/min,脉率115次/min,血压105/70mmHg,发病23h,经用盐酸罗帕酮注射液70mg后,心电图已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形减少,心室率减慢,继用盐酸罗帕酮注射液70mg,共3次,畸形QRS波完全消失,心率84次/min,继续用盐酸罗帕酮注射液70mg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2h后转为窦性心律且未见右旁道下传的预激波形。

    2.2.2  静脉滴注组  用于频发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经静注盐酸罗帕酮注射液后的患者。将盐酸罗帕酮注射液140mg溶于2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每分钟1~2mg速度滴入,直至早搏消失或明显减少,随后减低浓度,以0.3~0.4mg/min维持。其中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维持滴注过程中由于剂量不足又出现频发早搏,再静脉注射盐酸罗帕酮注射液35mg及70mg各1次,15min后室早完全消失。本组共26例,经静脉滴注盐酸罗帕酮注射液后,室性异位心律完全消失者18例,其中1例以2mg/min速度输注盐酸罗帕酮注射液,16min后室性早搏完全消失。显效率为47%。用药后室性早搏偶发者4例属有效,总有效率为89%,无效4例,系用药浓度不足所致,其中1例浓度为0.3mg/min,1例为0.4mg/min。

    2.3  静脉应用盐酸罗帕酮注射液对心电图的影响

    2.3.1  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  观察到4例在心动过速停止后,P波出现时间分别为1,840、1,460、1,040、1,200ms,随后恢复窦性节律。另有1例原有快慢综合征,为69岁高龄贫血患者,在70mg盐酸罗帕酮注射液静脉应用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停止,但P波出现时间甚缓,窦性停搏长达4s,另1例为6s,当时患者神志清晰,安静,未发生心脑缺氧综合征,随后恢复窦性心律76次/min。

    2.3.2  对心房内传导的影响  观察到1例在转复窦性心律后有一过性P波增宽为120ms,P-R间期为220ms,对大多数病例未见明显影响。

    2.4  其他不良反应  头晕、目眩1例,口干、恶心1例,余未见其他严重的毒性反应。

    3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可认为心律平静脉制剂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如频发、多形、多源的室性早搏,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疗效。

    本组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等所致慢性心脏扩大基础上发生的非毛地黄药物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在原有心排血量降低基础上,心律失常加重,出现心功能不全,血压下降等。这类病例临床上抗心律失常治疗往往发生困难,直流电同步转复是很好的纠正心律的措施,但对已有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者,若无临时安置心内膜电极的保护条件,电转复的应用亦有顾虑。因此寻找可以静脉注射以快速纠律安全性较大的药物是临床治疗学上关注的问题。静脉用心律平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疗效快,对心电图影响及消化道的副作用均不明显,又因该药半衰期短,故无蓄积作用[2]。本组临床观察证明心律平静脉应用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心脏扩大,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但使用时要在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的条件下进行。这类患者当心动过速、发作时间过长(数小时以上)时,本身就会出现血压下降、肝脏肿大、微循环灌注不足,在应用心律平静脉注射时,可同时给多巴胺维持血压,及时纠正酸中毒,这些措施可加强心律平的疗效。

    经临床观察证明国产心律平可以作为临床医生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药物,对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异位心律,心律平可望有效。

【参考文献】
  1 方圻.现代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4-1091,1110.

2 樊德厚,王永利.中国药物大全,西药卷,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4-105.


作者单位:856000 西藏山南,解放军第41医院麻醉科

作者: 安胜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