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4期论著

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111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脾肺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四个证型,同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及理化检查等指标。结论脾肺气虚型IgA肾病患者病情较轻,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病情较重。Thecharacterofsymptomdifferentiationoftradit......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 方法  通过中医辨证,将111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脾肺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四个证型,同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及理化检查等指标。 结果  脾肺气虚患者的年龄在四个证型之中最小(P<0.05);脾肾阳虚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最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尿渗透压最低(P<0.01)。 结论  脾肺气虚型IgA肾病患者病情较轻,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病情较重。

    The character of symptom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IgA in nephropathy patients

    Chen Gang,Li Ping,Dai Qi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tial,Beijing10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symptom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IgA nephropathy(IgAN)patients.Methods According to symptom differentiation of TCM,the111IgA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1)deficiency of spleen-qi and lung-qi,(2)deficiency of liver-yin and kidney-yin,(3)deficiency of qi and yin,(4)deficiency of spleen-yang and kidney-yang.Meanwhile we recorded the age and the laboratory tests of the patients.Results The age of the patient of deficiency of spleen-qi and lung-qi is the lowest(P<0.05).The level of BUN and Scr of the patients of deficiency of spleen-yang and kidney-yang is the highest,and that of Ccr and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urine of the patients of deficiency of spleen-yang and kidney-yang is the lowest.Conclusion The severity of IgAN is remarkable in the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of spleen yang and kidney yang.

    【Key words】 IgA nephropathy symptom differentiation of TCM

    IgA肾病是一个病理诊断明确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目前中医中药对IgA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还存在着认识的局限性、辨证方法不统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对IgA肾病患者的观察,收集了相关的西医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并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进行了分析,来探讨IgA肾病中医辨证的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2年2月~2003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111例,年龄、性别、民族不限,排除继发性IgA肾病。

    1.2 临床资料采集 在患者肾穿刺前、后3天之内进行中医辨证,并记录相关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24h尿蛋白定量、尿渗透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IgA、IgG、IgM、C 3 、C 4 。
   
    1.3 诊断

    1.3.1 IgA肾病的确诊 (1)肾穿刺组织切片所见肾小球大于5个;(2)免疫病理检查发现在肾小球系膜区有单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一般呈团块状或散在的粗大颗粒分布,即可以考虑IgA肾病的诊断;(3)临床除外继发性IgA肾病等,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肝硬化、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等疾病,即可确诊IgA肾病。

    1.3.2 中医辨证分型 我们将IgA肾病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四型。其中脾肺气虚以少气乏力、易感冒为主症,兼见面色萎黄,面浮肢肿,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舌淡暗,苔白,脉沉细弱;肝肾阴虚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为主症,兼见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口干咽燥,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阴两虚以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为主症,兼见面色无华,午后低热,咽痛咽红,舌质偏红,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或弱;脾肾阳虚以畏寒肢冷、胫酸腿软、夜尿增多是主症,兼见面色白,足跟痛,神疲乏力,纳呆便溏,下肢浮肿,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系统,分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各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检验

    2 结果

    四个中医证型的患者在年龄、尿渗透压、BUN、Scr、Ccr、TP、IgG、C 3 等指标上,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两比较,在年龄上,脾肺气虚平均年龄最小,与其它三个证型有显著性差异;在尿渗透压、Ccr上脾肾阳虚型患者最低,在BUN、Scr上脾肾阳虚型患者最高,这些与其它三个证型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肝肾阴虚与气阴两虚在尿渗透压上有显著性差异;脾肺气虚与气阴两虚在TP、IgG上有显著性差异;气阴两虚与脾肺气虚、脾肾阳虚在C 3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中医证型与一般临床资料 (略)注: * P<0.05, ☆ P<0.01,a与脾肺气虚型对比P<0.05,b与脾肾阳虚型对比P<0.01,c与气阴两虚对比P<0.05,d与脾肾阳虚型对比P<0.01,e与脾肾阳虚型对比P<0.01,f与脾肾阳虚型对比P<0.01,g与气阴两虚型对比P<0.05,h与气阴两虚型对比P<0.05,i与气阴两虚型对比P<0.05

    3 讨论

    A肾病(IgAN)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 [1] 。现代医学认为IgA肾病并非一个良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不会自行消退,只有少数(4%)可自然缓解,从发现本病追踪20年以上,约20%~30%,甚至20%~50%的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西医目前对于IgA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在治疗肾脏疾病、延缓肾功能衰竭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IgA肾病的治疗是中医临床的一个热点课题。但是,目前中医药治疗也存在着辨证方法不统一,给治疗及判定疗效带来了困难。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所以,规范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十分重要。IgA肾病是一个西医的病理诊断,其临床表现十分丰富,其临床表现与病理表现轻重不匹配 [2] ,单从中医识证的角度,不可能对其有全面的把握,必须结合现代医学给我们提供的各种检查手段,其中临床理化检查就是最常用、最方 便的方法。我们将IgA肾病患者按照传统中医理论分为脾肺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四个证型,结合相关的临床资料及理化检查,我们发现:脾肺气虚患者与其他三个证型比较平均年龄最小,而在临床之中大多数年轻患者病情相对较轻,提示脾肺气虚患者的病情较轻;脾肾阳虚患者在肾功能指标(BUN、Scr、Ccr)及肾间质损伤指标(尿渗透压)等方面均与其他三个证型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脾肾阳虚患者的病情较其他三个证型要重。由上,我们可以看出IgA肾病有一个由气虚到阳虚而病情加重的趋势,在临床辨证之中提示我们,出现阳虚证候的病人病情较重,而对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时也可以考虑从阳虚入手。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疗体系,目前中医的发展相对的落后,如何能使中医跟上时代的潮流,方法之一就是在中医辨证过程之中不要仅仅局限于患者症状、舌脉的表现,而要将现代医学的检查优势也应用到中医辨证之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更好了解各个辨证分型的特点,为辨证治疗及判定疗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09.2 谌贻璞.IgA肾病治疗经验谈.肾脏病与透析移植杂志,2002,11.

     作者单位:100000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 

作者: 陈 钢 李 平 戴 琪 2005-6-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