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7期临床医学

聚维酮碘预防腹部肥胖患者阑尾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聚维酮碘预防腹部肥胖者阑尾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100例腹部肥胖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聚维酮碘组予以1%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并浸泡2min。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预防腹部肥胖者阑尾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100例腹部肥胖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聚维酮碘组予以1%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并浸泡2min;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术后观察两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切口感染率聚维酮碘组为6%(3/50),对照组为28%(14/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聚维酮碘能显著降低腹部肥胖者阑尾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聚维酮碘 急性阑尾炎 腹部肥胖 切口感染

 腹部肥胖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时难于用腹膜外翻等方法进行全切口保护,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切口脂肪液化又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故术中对切口沾染的细菌进行彻底的清除和杀灭非常重要。聚维酮碘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用聚维酮碘预防腹部肥胖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16~72岁,平均43.2岁;男性患者腹围>85cm,女性患者腹围>80cm,皮下脂肪厚度4~9cm不等。按病人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聚维酮碘组:单纯性阑尾炎2例,化脓性阑尾炎35例,坏疽性阑尾炎13例(其中穿孔者10例)。对照组:单纯性阑尾炎4例,化脓性阑尾炎32例,坏疽性阑尾炎14例(其中穿孔者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麦氏切口,用电刀行皮下脂肪切开和止血。关腹时腹膜连续缝合,聚维酮碘组用1%聚维酮碘80~100ml冲洗切口并浸泡2min,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更换无菌手套及手术器械,切口四周铺清洁 纱垫,逐层缝合腹壁各层。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者阑尾切除后腹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吸净,子宫直肠陷凹或膀胱直肠窝置橡胶管引流,右下腹另戳孔引出。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未穿孔者吸净腹腔脓液,不冲洗腹腔,不放引流。所有患者术后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加灭滴灵抗感染治疗。切口感染诊断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小组制定的外科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1] 。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经X 2 检验

2 结果

切口感染情况:聚维酮碘组:单纯性阑尾炎0例(0/2),化脓性阑尾炎1例(1/35),坏疽性阑尾炎2例(2/13),其中穿孔者2例(2/10)。对照组:单纯性阑尾炎0例(0/4),化脓性阑尾炎6例(6/32),坏疽性阑尾炎8例(8/14),其中穿孔者5例(5/8)。聚维酮碘组切口感染率为6%(3/50),对照组为28%(14/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 =8.58,P<0.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聚维酮碘有关的过敏、致甲亢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阑尾炎是普通外科常见多发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阑尾有化脓、坏疽或穿孔者。一旦切口发生感染常给病人增加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因此,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已成为普通外科医生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引起切口感染的原因很多,如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弱、切口受肠源性细菌污染、手术室无菌条件差、手术者无菌观念不强、细菌对所使用的抗生素不敏感等,其中切口受肠源性细菌直接污染是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最重要原因。据报道,阑尾切除术中采用腹膜外翻法保护切口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5%,而常规手术感染率为7.7% [2] ,这表明术中保护切
口避免肠源性细菌直接污染能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然而,对腹部肥胖的阑尾炎患者术中进行切口保护常有困难,易受来自阑尾的肠源性细菌污染,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切口脂肪液化又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有必要选择安全有效的杀菌剂对污染的切口进行冲洗和灭菌。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PVP-I)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新型杀菌剂,是聚乙烯毗咯烷酮与碘的络合物。聚乙烯毗咯烷酮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与碘的结合不但改变了碘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刺激性,还能引导碘到细菌表 面,破坏细菌细胞膜,氧化和碘化菌体内的巯基化合物、肽类、蛋白质等。1%聚维酮碘的杀菌效力与碘酒大致相当 [3],可在组织表面形成薄膜并缓慢释放碘,对各种细菌、真菌及芽胞具有快速杀灭作用,不产生耐药菌株。其对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性,能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无需脱碘。本研究结果显示,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并浸泡2min能显著降低腹部肥胖者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未发现与聚维酮碘有关的过敏、致甲亢等不良反应,是预防腹部肥胖者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小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0,6(5):307.

2 沈默雷,钱之秋.腹膜外翻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0,2(7):460.

3 张玉叶.聚维酮碘制剂与碘酊用于皮肤消毒的比较.中国药业,1996,5(6):31.

 作者单位:325200浙江瑞安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作者: 汤礼贵 兰丽琴 2005-8-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