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7期临床医学

外伤致多发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附69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我院1999年4月~2002年4月期间共收治69例外伤致多发颅内血肿,根据病情分别选用保守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3种治疗方案。1临床资料1。2临床表现入院嗜睡8例,恍惚、躁动19例,浅昏迷16例,深昏迷26例。3损伤情况入院时均有颅内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血肿,其中包括复查CT证实的迟发性血肿。...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1999年4月~2002年4月期间共收治69例外伤致多发颅内血肿,根据病情分别选用保守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3种治疗方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8例,女11例,年龄5~78岁,平均年龄32.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6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18例,其它6例。

1.2 临床表现 入院嗜睡8例,恍惚、躁动19例,浅昏迷16例,深昏迷26例。一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散大13例。

1.3 损伤情况 入院时均有颅内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血肿,其中包括复查CT证实的迟发性血肿。多发硬膜外血肿 13例、硬膜外及硬膜下混合血肿21例、脑内血肿与硬膜外或/和硬膜下混合血肿45例。血肿总量小于35ml者18例。GCS计分3~5分11例,6~8分34例,9~12分19例,13~15分5例。中线结构移位大于0.5cm者37例,合并四肢骨折4例,血气胸4例,脾破裂1例,肠破裂1例。

2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17例,YL-1装置微创血肿清除术21例,开颅血肿清除术31例,去骨瓣减压29例,气管切开术19例,V-P分流术4例。

3 治疗结果

按GOS分级法统计如下:保守治疗17例,Ⅰ级2例,Ⅱ级0例,Ⅲ级2例,Ⅳ级3例,Ⅴ级10例。微创手术21例,Ⅰ级0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5例,Ⅴ级13例。开颅手术31例,Ⅰ级8例,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12例,Ⅴ级4例。1例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未及手术死亡,1例CSF耳鼻漏继发颅内感染、脑积水死亡。

4 讨论

外伤致多发性颅内血肿具有病情重、复杂、变化快的特点。如何根据病情及时、准确地拟定最佳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4.1 保守治疗适用于 ①颅内血肿散在,无明显局灶性占位血肿;②有极严重的多发性粉碎性颅骨骨折,特别是骨折部位靠近或跨越静脉窦者;③CT示局灶血肿小于25g,血肿总量小于35g。保守治疗的前提是没有形成脑疝,治疗的关键是预防脑疝形成。

4.2 微创血肿清除术适用于颅内有一处或两处大于25g的血肿占位,血肿总量小于80g。可对有明显占位的血肿行微创清除术。其优点如下:①麻醉要求低,尤适于高龄、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②操作简单、快捷、准确。CT定位描记穿刺点和血肿靶点可保证穿刺的准确性;③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手术操作仅造成直径3mm由穿刺点到血肿靶点的穿刺损伤。术前预先描记侧裂等主要血管的体表标记线可预防穿刺时血管损伤;④术后管理方便,效果理想。根据病 情适时经引流装置冲洗、融碎、液化、引流血肿,既可达到逐步减压目的,又能达到逐步清除血肿目的。与保守治疗相比较,微创手术有如下优点:①逐步清除血肿,逐步减压,可有效地预防脑疝形成;②能够在短期内逐步除血肿较血肿自然吸收时间明显缩短,可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率。与开颅清除血肿相比较,微创血肿清除术最大优点是适时、逐步清除血肿,能有效地避免因手术迅速清除占位血肿而致其它部位血肿减压,再出血。

4.3 开颅清除血肿适用于 ①已形成脑疝或即将形成脑疝的危重病人;②CT示血肿总量大于80g。优点:能迅速清除血肿,尽快解除脑受压,减轻脑继发损伤。对于重症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结合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早期气管切开,亚低温等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缺点:快速清除血肿后可造成其它部它部位血肿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术中如发现病人对侧瞳孔异常增大,综合分析病情高度怀疑对侧出血时,须立即行对侧钻孔探查,证实后再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应及早发现、处理迟发性颅内血肿。

 作者单位:265400山东省招远市人民医院外科

作者: 王维杰 程广飞 2005-8-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