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9期临床护理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近年来,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应用,并已取得较好疗效[1]。我科于2000年1月~2003年4月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罩治疗。现将我科使用BiPAP机械通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1材料与方法38例中,男32例,女6例,年龄63~84岁,诊断均为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应用,并已取得较好疗效 [1]。我科于2000年1月~2003年4月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罩治疗。现将我科使用BiPAP机械通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38例中,男32例,女6例,年龄63~84岁,诊断均为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用BiPAP机械通气前,鼻塞给O 2 1~2L/min,同时上心电监护,测血气分析及记录心电监护各项指标,经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BiPAP机械通气,吸气压开始设定在8cmH 2 O30min增至12cmH 2 O,最高达16cmH 2 O,呼气压由0~2cmH 2 O开始,调至4~6cmH 2 O。撤机后30min复查血气分析,并记录心电监护各项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表1 BiPAP机械通气疗效观察(略)
   
  上述7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统计学检验P<0.05。资料显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改善临床表现并有效地提高PaO 2 、降低PaCO 2 。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引起呼吸衰竭,导致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对这种重症病例,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以缓解机体缺氧状况,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2,3]  。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大大促进了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使用BiPAP机械通气后,由于呼吸机支持,减少了呼吸肌做功,使呼吸肌疲劳得到一定改善,有利于患者排痰,使二氧化碳潴留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同时提高了氧饱和度和氧分压 [4,5]  。另一方面由于正压通气影响了静脉回流,易发生低血压,在肺心病患者易出现心肌缺氧甚至心衰,但BiPAP机械通气应用解除了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使心肌缺氧获得改善,从而增加心脏射血能力,所以对血压影响不大,在肺心衰患者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下,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随着上述问题的解除,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后心率下降 [6,7]  。
   
  本组病例使用BiPAP后,呼吸衰竭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并有效地提高PaO 2 、降低PaCO 2 ,BiPAP机械通气克服了有创通气的缺点,在患者没有任何创伤的前提下,提供压力支持,在吸气水平给予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帮助患者克服较高的气道压,使肺易于膨胀,在呼气末给予较低的呼气压起到呼气末正压作用,有利于气体在肺内分布 [8,9]  。
   
  我们认为这种无创性辅助通气方式患者痛苦小也乐于接受,操作简单、快捷、同步性能好,有利于气道管理,避免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引发的并发症。可见BiPAP呼吸机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疗效肯定,后期撤机并不困难。

  参考文献
    
  1 张永昶,钟南山.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病人中的应用.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26(4):78-82.

    2 王厚力,王遂,朱无珏,等.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无创正压通气.急诊医学,1998,7(6):423-424.

    3 唐玉梅.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应用的近况.中国综合临床,2002,18(5):397-398.

    4 孙立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护理.重庆医学,1998,27(3):186-187.

    5 张秀伟,王玉中,杨建,等.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救治老年慢性呼衰急性发作35例.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2):111-112.

    6 胡亚兰,郭琳,申红亚,等.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48-49.

    7 张金颖.经鼻罩双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血气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9):1350-1351.

    8 孙水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1):28-29.

  9 刘晓晴,杨宗香,刘谨.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78例临床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2,16(4):218-219. 

  作者单位:430022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

作者: 胡小平 陈佳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