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2期误诊分析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多,临床上表现不一,典型表现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高代谢症状群、甲状腺肿及眼症。老年患者表现常不典型[1],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容易导致误诊,延误病情及经济上的损失,我们自1998年10月以来共收治老年人甲亢21例,其中误诊7例,......

点击显示 收起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多,临床上表现不一,典型表现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高代谢症状群、甲状腺肿及眼症。老年患者表现常不典型 [1]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容易导致误诊,延误病情及经济上的损失,我们自1998年10月以来共收治老年人甲亢21例,其中误诊7例,误诊率达33.3%,现将老年人甲亢临床特点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1 临床资料

  例1:男,70岁,症状为“厌食、反应迟钝5年”,多次在神经内科检查头颅CT:腔隙性脑梗塞,一直按“脑梗塞”治疗,疗效甚微,后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确诊为“甲亢”,给予抗甲亢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

  例2:男,62岁,以“反复双下肢无力13年”为主要症状,反复查血钾低于正常值,并给予补钾后症状可以缓解,诊断为“周期性低钾麻痹”。后查甲状腺功能才明确为“甲亢”,抗甲状腺药物应用后未再发作双下肢无力。

    例3、4:男,63岁,女,67岁,均以“反复心悸、胸闷”为主要症状,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一直按“冠心病”治疗,效差。后发现患者症状发作时脾气暴躁易怒,经化验甲状腺功能确诊为“甲亢”,经治疗后症状消失。

    例5:女,60岁,以“多疑、别人要杀害自己”在某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长达3年的治疗中,花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病情仍无缓解,准备放弃时来到我院,经查甲状腺功能后诊断为“甲亢”,治疗后恢复正常生活。

    例6、7:男,73岁,女,77岁,均以“恶心、纳差、体重下降”为主要症状,间断在当地卫生所按“胃病”治疗6~10年,无效且消瘦明显,怀疑“胃癌”来我院做胃镜检查正常,最后才想到“甲亢”可能,化验后明确诊断,治疗以后体重增加。
 
  2 讨论

  老年人甲亢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的发生,刘志梅、耿德章等 [2,3] 把老年人甲亢的主要临床特征归纳为:(1)心脏型:常以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为主诉,心悸、胸闷、心前区痛等,如误诊例3、4,由于老年人窦房结功能降低和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等原因,平时心率较慢,故老年甲亢患者的心率增高不突出;(2)胃肠型: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伴体重下降,如误诊例6、7,也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3)消瘦型:以消瘦为主诉就诊,常以肿瘤来医院检查,如误诊例6、7;(4)淡漠型:呈现与一般甲亢相反的症状,厌食、怕冷、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抑郁等,如误诊例1;(5)精神障碍型:表现精神病样症状,多疑、躁狂、幻觉、妄想等,如误诊例5;(6)肌病性:表现为蹲、坐时不能起立甚至行走困难,四肢近端以至全身肌肉萎缩,部分患者表现为周期性瘫痪,如误诊例2;(7)其他: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等,较少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未发现。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老年人甲亢误诊有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上老年人甲亢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主观上来讲,临床医生对老年人甲亢的警惕性不高,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不够详细,使得一些支持甲亢的阳性症状和体征被遗漏;另外,临床思维片面,以局部症状先入为主,缺乏整体观念,不能洞察这些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与甲亢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造成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应该树立整体观念,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思考问题,避免用片面的、局部的、机械的观点看问题,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33.

    2 刘志梅.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例误诊分析.新医学,2003,34(10):630.

    3 耿德章.中国老年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67.

  作者单位:461700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内科

作者: 刘慧君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