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期

知识社会生态下中医的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知识社会下,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医并没有成功利用机遇发挥出优势,反而受到严重挑战。如何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中医焕发青春,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医学舞台上,一直是业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任何事物包括学科的生存发展都处在特定生态环境中,本文从中医所处的生态环境,从知识社会对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知识社会下,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医并没有成功利用机遇发挥出优势,反而受到严重挑战。如何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中医焕发青春,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医学舞台上,一直是业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任何事物包括学科的生存发展都处在特定生态环境中,本文从中医所处的生态环境,从知识社会对医学的时代要求等方面,研究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中医学与中医院的发展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知识社会生态;中医;时代要求;新技术革命
  
  【Abstract】  In knowledge society,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 spread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herbalist science in China is meeting serious challenges now. To keep herbalist science to be vigorous is the key question in the fields. No matter anything,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could not be separated from its environment.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ecology of herbalist science and probes the correlat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knowledge society.

  【Key words】  ecology of knowledge society; herbalist;requirement of age;new-technology revolution

  1  现状不容乐观,前景令人担忧

  在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今天,我国的中医非但没有吸收现代科学成就,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青春,反而处于学术和事业管理上都从属于西医的不利处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随时存在,主要表现在:中医地位日趋下降,中医院数量不足,规模不大;后继人才极为匮乏;中医院西医化倾向严重等。

  中医医疗机构与西医院差距逐渐扩大。据统计,在全国县级医院及县级以上的医疗单位中,中医院的比例仅占12.94%;并不是每个县均有中医院,而西医医院则平均每个县有4.45个。同时中医队伍发展缓慢。据统计,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有27.6万人,到2004年还是27万人,说明近50年没有增长;而同期西医医生由8.7万人增至157万人,增长了17倍,同期中、西医医生比例由3.2∶1变为1∶5.8。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近520万人,其中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总人数的1/10。中医院的临床阵地不断为西医院占领,众多中医院纷纷开设西医科室,开展西医治疗,西医化倾向严重。目前全国约有2800多家中医等级医院,但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在2001年全国中医院药品收入中,中药占40%、西药占60%[1]。

   中医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更让人担忧,中医面临后继无人的绝境,这一点单从中医学校里的课程设置就可以看出,西医占31%,中医只占43%,其余26%为公共课[2],必然导致中医学院培养出的学生既没有过硬的中医基本功,对西医的掌握也不稳固。  

  笔者按年龄结构划分,对不同人群进行了有关调查见表1,结果令人堪忧。表1  对100名青年人、100名中年人、100名老年人的调查(略)

    从表1可以看出青年人对中医的信赖程度最低,中老年人虽然相信中医的比例不少,但求助于中医治疗的疾病为数不多,大多数疾病还是要靠西医。调查中,一位中年人的话很让人深思:“西医治不了的,才去看看中医,或许顶用”。治疗疾病用哪种医学体系,本无可厚非,但从中反映出国人对中医的信心在不断下降甚至怀疑的严峻事实。

  2  中医和中医院息息相关

  中医的落后必然导致中医院的发展滞后,中医繁荣才会有中医院的繁荣。作为医疗实践的理论基础,中医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在目前的保健事业中,以近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的西方现代医学已经一步步把古老的传统医学冲到了次要的航道上,使其成为现代医学的配角和必要补充。

  如果再不有所改观,中医院和中医难免会落得一个被国人忘却,甚至销声匿迹的悲惨境地。这绝不是我们每个人所愿意看到的。中医在5~15世纪毋庸置疑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勋,并对人类医学的进步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为什么曾经辉煌的中医会落得这种尴尬境地,为什么中国传统医学在知识社会的生态环境中不能大有作为?

  前人的尝试和探索曲折又漫长:“中体西用”对于两大异质文化系统的中西医学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体用关系,结果必然是体不成也用不上;毛泽东同志拉开了中西医结合的序幕,提倡批判地兼收并蓄,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讲,中医长期固步自封的“超稳定结构”已经阻碍了学科的顺利发展,必须有外物的介入才能促进系统的不断更新演替。这场中西医结合的运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层面存在着诸多矛盾和混乱;20世纪80年代至今,理论与实践界较为混乱,自尊心和危机感的二律背反,导致了中医学陷入了保存国粹、全盘西化的两极徘徊中。

  本文无意夸耀或追究前人的功过。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吸取经验教训,理智地把握现在,把握当今知识社会对医学提出的挑战,提供的机会,把握中医学、中医院发展的契机,所面临的难题。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我们正处于新旧交替的两个时代中间,这个时代是摇摆不定的,里面充满了各种机会,如果我们学会利用它的摇摆不定性,我们在这个时代里所能取得的成果要比在稳定的时代里大得多;问题在于我们对前面的路途要有一个清楚的感觉,一个清楚的概念;一个清楚的远见[3]”。我们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探索中医生存发展之道。只有结合知识社会的生态环境对医学的时代需要,通过对中医进行生态环境分析才可能寻求中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

  3  知识社会对医学发展的要求与中医的发展契机

  20世纪初开始产生的科学革命,到20世纪中叶后暴发为一场最宏伟的技术大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它凭借科学化、信息化和民众化的主要特征,使得新技术、新产品、新行业能持续不断涌现而又迅速消亡;使人类的生产内容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生产的产品由物质形态为主体转变为以知识形态为主体;使得人类交流冲破了时空的阻隔[4]。这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必定要求个人与组织必须尽快适应,否则就有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3.1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同样对医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等理化手段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的建立,西医学研究正顺着生物科学的传统,从古典的个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深入到了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以及量子水平。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的微观研究,已使医学进入了“分子医学”的时代。而另一方面,由于公害病、文明病等的泛滥,促进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行为科学等的发展,加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影响又迫使医学研究必须上升到群体水平以至生态水平,对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进行宏观的综合研究。逐渐趋于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一两极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西医学发展中的一系列古老的矛盾诸如:综合与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涌现,为临床和基础医学的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对中医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呈现出强烈的冲击作用,传统的医学观念、理论和基本概念都面临着重大挑战。

  中医学对信息社会知识激增的冲击适应性差,难以迅速吸收、容纳和利用新的信息及新的技术设备和方法手段,中医学的许多认识和思想尽管是天才和杰出的,但也是粗糙的、笼统的,正确性高、准确性低;且大多无法用现代科学手段加以研究;诊治过程大多是建立在感性的经验基础之上,有着一定偶然性。中医特别是中医临床深层结构的特殊性及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存在本质上的不可通约性,加上中医学自身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先天不足,所以,对中医学来说,广泛运用新技术革命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阐述中医理论和有关认识,也是中医现代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中医理论及单科方面的上述特殊性则对研究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只有确切地掌握了中医理论,同时又娴熟于某一方面的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才可能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因此,新技术革命对中医最根本的冲击在于,对现代中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这本身将触动和推进传统中医学做出全方位的彻底变革。

  3.2  疾病谱的改变 

  历史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巨大的成就总是与难题相伴而行。现时代的种种客观压力导致了人类身心始终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生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竞争等一系列因素引发了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许多文明病和心身疾病与日俱增,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如文化、个人行为、性格特征、紧张状态等都构成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且日益增多,包括生活服务方式因素、环境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保健服务因素等。对药物的滥用导致了抗病威力的衰减、病菌抗药性的增强、毒副作用丝毫未见收敛。现代瘟疫对人类的危害丝毫不亚于过去的传染病: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目前的主要杀手,防治上至今仍未有突破性进展。它们的病因与过去传染病不同,与社会、心理、行为的因素关系更大,这要求医疗工作者必须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宽视野,在注重生物因素的同时,注重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个体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和精神情绪等因素。

  可以说,科技革命在改善人类卫生和保健状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它加速了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进而推动医学模式的嬗变,并引起医学方向和重点的转移。

  3.3  人文主义的不断深化,对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 

  新技术革命将加速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将进一步提高,社会要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注意预防与病前状态的处理,致力于提高人开口素质、生活质量和帮助延年益寿,医学的社会职能将进一步扩大,最终将促进人类保健模式的改变。

  所有这些都促使了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重视程度超乎以往,不仅要求治愈疾病,更要求医院提供人性化的治疗和服务。一些医院,拥有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但在医疗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与此相对应的,抢滩中国医疗市场的国外医院带来的是新的人文理念、管理理念。它们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和国内医院相比并不占优势,而且医疗费昂贵,但就诊的国人却越来越多,患者的答案是在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个时代就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治愈躯体疾病,而且要使精神变得愉悦时,洋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显然成了首选[5]。而这也恰恰是国内医院最欠缺的地方。全球化的浪潮中,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医院建设,或者说服务行业的建设管理,引入人文关怀理念,是与国际接轨的紧迫课题。要参与到这个国际性的竞争中来。如果不改变自己,就面临被淘汰[6]。新技术革命将迫使医学科学、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做出相应的、带有某种根本性质的调整,否则将无法适应社会所提出的要求,但这也绝不是中医与中医院所单独面对的问题,而是全球医疗界所要共同应对的。在某种程度上说,西方医学界所面临的压力会更大。最主要的是这场变革的关键不在于当前所处的位置,而在于谁能尽快适应知识社会的生态环境,及时满足时代的要求,谁才是未来竞争中的规则制定者。

  3.4  中医发展的契机 

  中医的未来要由我们自己主宰,对中医未来的把握需要理智多于情感,现实多于期望,完全要考虑到中医学的种种危机,更需要在中医命运尚不明朗之际对未来的小心谨慎。

  在现时代,中医学有着以下一些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它着眼于整体和身心合一等的较为正确的观念符合了当今时代对医学的要求;医学模式的主导精神是合理的,与未来医学模式有着内在的吻合,在方法论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有些能补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不足,对于医学现象有着细微的描述,形成了独到的理论认识或假设,并涉及了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医用药非常重视对整体功能的调整,治疗规则具有明确的调控意识,表现出以保护机体自身利益为准绳的广泛调节形式,使特定的病理现象向着有利于机体的方向转化。这是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而缺乏系统观的西医无法媲美的,也是解决目前滥用药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有效措施。

  中医院要想发展必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为满足社会需要必须大力培养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又对中医有深刻认识的人才,增强中医的准确性。同时要利用“养生保健”的传统功效,加大对其的开发与宣传,收复更多的医疗阵地,并加大人文主义的关怀,顺应时代对医院发展的要求。

  现在奋起直追为时不晚,但更是压力倍增的社会生态决定的:日韩等国中医学应用和研究工作基础较为雄厚,在科研、设备条件上更是超过我们。日本“顺天堂”药物一年的销售额相当于我国的中药出口总额就是事实,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现实的严峻性,那么欧洲中医与中药的繁荣和风靡,则完全可以说明欧美各国能以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为依托,凭借宽松的学术氛围,适宜现代科学发展的传统使得中医的工作中心转移。威胁是咄咄逼人和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当今世界中医热冲击下的中医学面临着更为严峻而带有羞辱性的可能。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为中医学与中医院的振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伟,胡春萍.中医院:拿什么证明你的中医特色?中国中医药报,2005,7:29.

  2  刘阳. 失去了传统精华的中医药业走在现代化的歧路上.振宁医药网首页,2004,7:4.

  3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 北京: 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86-88.

  4  梁嘉骅,柳青艳.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生态.科技与管理,2002,(4):1.

  5  江宛柳. 人文关怀:医疗服务高追求. 解放军报,2002,3-4(10).

  6  梁嘉骅. 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8.

  (编辑:若木)

  (收稿日期:2005-11-11) 

作者: 张毅,侯丽萍,梁嘉骅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