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2期

不同部位心室单腔起搏对血脑钠素水平的影响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室单腔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接受右心室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单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取静脉血测量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BN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6个月时接受右心室尖部单腔起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心室单腔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接受右心室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单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术前和术后 6 个月分别取静脉血测量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  术后6 个月两组BN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 6个月时接受右心室尖部单腔起搏的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显著高于接受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P<0.05)。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较右心室尖部单腔起搏对血浆BNP水平影响小。

    【关键词】  脑钠素;  心脏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已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已证实双腔起搏可较心室单腔起搏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但由于经济等原因,在我国基层医院VVI 起搏器仍是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用的起搏器。笔者拟探讨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及右心室尖部单腔起搏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系2001年1月~2003年2月在本院因高度或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而安装人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共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1~78(62±5)岁。基础心脏病分别为: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5例,5例患者未查出明确病因。上述入选患者的心功能均在Ⅱ级以上(NYHA分级)。

    1.2  起搏器与电极导线种类  心室抑制型起搏(R)[VVI(R)]起搏器共25台, Vitatron2电极导线种类分别来自相同公司。电极导线均经非优势手侧锁骨下静脉置入,其中左19例,右6例;心室电极置于右心室尖部13例,心室电极置于右心室流出道12例。

    1.3  血浆BNP的测量  所有患者在接受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术前和术后6个月, 使用公司生产的干式快速测定心衰诊断仪,采集静脉血1ml加入EDTA抗凝管摇匀。样品保存在室温下,并在4h内进行检测。取250μl EDTA抗凝全血加入检测板5min后将检测板放入心力衰竭诊断仪内,检测BNP测试区的荧光强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显著性检验使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A组较B组BNP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VVI(R) 右心室尖部组和VVI(r)右心室流(略)

    3  讨论

    脑钠素(BNP)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循环激素,心室的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或心室扩张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1],在心房牵张和容量负荷过重时BNP释放也增加,置入起搏器后血浆BNP水平增高是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预告因子。BNP在心室的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或心室扩张及心房牵张和容量负荷过重时,其血浆浓度可显著升高[2]。已有多项研究表明BNP是一项反映心室功能不良的敏感指标。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已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但随着心脏起搏治疗的广泛应用,许多临床试验发现VVI起搏可导致房颤及心功能不全。Horie等[3]发现部分置入VVI起搏器患者在术后1~3个月后发生房颤,而测定的血BNP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亦提示采用VVI起搏模式患者术后6个月BNP水平较术前高。 VVI起搏模式BNP的升高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 由于丧失房室顺序收缩,从而失去了心房对心室充盈的辅助作用,导致心脏EF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作为一种代偿性反应,心室肌细胞释放BNP增多,另外VVI起搏丧失房室同步使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而心室的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或心室扩张亦刺激心室肌细胞分泌BNP增多[4,5]。本研究发现右心室尖部VVI起搏组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BNP水平高(P<0.05),提示右心室流出道VVI起搏对血浆BNP水平影响小,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其机制可能右心室尖部起搏心室逆向激动,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心室激动顺序相对符合生理性有关。但是由于病例数及随访时间所限,两者对BNP及患者远期影响需大样本开放性前瞻性研究确认。

    【参考文献】

    1  Ogawa Y,Itoh H,Nakao K.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1995,22:49-53.

    2  Cowie MR,Jourdain P,Maisel A,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B-typenatriuretic peptide(BNP)testing.Eur Heart J,2003,24:1710-1718.

    3  Horie H,Tsutamoto T,Minai K,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s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ventricular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Jpn Cire J,2000,64:965-970.

    4  Wilkins MR,Redondo J,Brown LA.The natriuretic-pep tide family.Lancet,1997,349:1307-1310.

    5  Davis M,Espiner E,Richards G,et al.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assessment of acute dyspnoea.Lancet,1994,343:440-444.

    (编辑:石  岚)

    作者单位: 318020 浙江台州,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杨飞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