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3期

当归四逆汤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下肢静脉炎多发于下肢浅静脉、下肢深静脉及髂-股静脉等,多见于下肢静脉曲张者。一般认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自1998~2004年间,笔者用当归四逆汤为主加减,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下肢浅静脉炎12例,深静脉炎8例(血栓形成部位均位于髂-股静脉......

点击显示 收起

    下肢静脉炎多发于下肢浅静脉、下肢深静脉及髂-股静脉等,多见于下肢静脉曲张者。一般认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自1998~2004年间,笔者用当归四逆汤为主加减,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其中4例为2例患者2次在不同部位发病),女4例;,年龄40~60岁。下肢浅静脉炎12例,深静脉炎8例(血栓形成部位均位于髂-股静脉,均为中央型),病程3~10天。

  1.2  治疗方法  全部采用中药治疗,疗程2周~3个月。处方:当归四逆汤为主加减。将芍药改为赤芍,具体处方如下:当归12g,细辛6g,赤芍12g,桂枝10g,甘草6g,枳壳12g,大枣5枚。

  加减:炎症明显者症如痛甚,局部或全身发热者加用黄芩12g,忍冬藤30~60g,地榆12g。

  症状偏慢性者,主要表现为局部硬结,不痛,下肢水肿严重者,加鸡血藤30~60g,桑枝20g,牛膝1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将2次水煎液混匀,平分为3等份,每份量约为100ml,每日3次服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血流完全再通。浅表血管者:局部硬结消失,无疼痛,无水肿,皮色正常;深静脉者:水肿全部消失,皮色皮温均正常,运动后无水肿。好转:水肿大部消失,运动后有所加重,但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无效:表浅静脉者,局部硬结不能消除,深静脉者水肿轻度减轻,但是运动后水肿明显加重。

  1.4  治疗效果  12例浅静脉炎者全部治愈,8例深静脉炎者全部为好转(水肿大部消退,能行走,皮色、皮温均正常)。

  2  讨论

  当归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功能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及寒入络脉,腰、股、腿、足疼痛,也可用于雷诺氏病及冻疮初起。笔者在临床上将此方做一变通, 伍以清热解毒和疏通血脉的黄芩、忍冬藤、鸡血藤、桑枝、牛膝等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疗效较好。方中细辛温通止痛俱佳,但是有一定毒性,用量掌握在6g以下为宜;方中本通,有肾毒性,不宜久用,因本病疗程较长,还是不用为好。

  治疗血栓性下肢静脉炎,西医多以溶栓、抗凝为主,疗效多不理想,尤其是深部静脉炎,多须住院治疗,严重者甚至手术,花费高。而从宝贵的传统的中药宝库中去寻找、探索一个疗效好而切实可行的方子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体会对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来说,表浅静脉者,疗效较好;而深静脉者,疗效较差,这可能与深静脉管径粗,血栓大,血栓机化后不能完全再通因而与深静脉担负的大量的静脉回流任务不相适应有关。

  本病最大的潜在危险是血栓脱落,导致肺梗塞而危及生命,故时刻应加以注意。急性期应尽量避免行走或过久站立,休息时应抬高下肢,以缓解静脉曲张,促进病情恢复。

  因本组病例偏少,在统计学上难以设立对照组,故仅供临床参考。

  (编辑:汪  洋)

  作者单位: 051130 河北元氏,元氏县医院内科

 

作者: 李增辰, 乔丽静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