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7期

因输液渗出引起局部组织坏死2例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通过2例输入20%的甘露醇和5%碳酸氢钠溶液引起输液渗出,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案例,分析引起渗液后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的主要原因,增加对其发病的认识和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关键词】输液。渗出。坏死在临床输液中,药物外渗常有发生,尤其在儿科,由于患儿好动、哭闹,不配合,易使输液针头松脱、移位、针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通过2例输入20%的甘露醇和5%碳酸氢钠溶液引起输液渗出,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案例,分析引起渗液后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的主要原因,增加对其发病的认识和护理工作的责任心。

    【关键词】  输液;   渗出;   坏死

     在临床输液中,药物外渗常有发生,尤其在儿科,由于患儿好动、哭闹,不配合,易使输液针头松脱、移位、针头刺破血管壁,造成药物渗出血管外,轻者造成局部肿胀,引起疼痛,但有些药物渗出后易引起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局部组织药物性损伤、坏死,笔者在临床遇到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儿,男,1.5岁,因“高热惊厥”急诊入院,入院时精神差,T38.8℃。即遵医嘱给予吸氧、止惊、降温、降低颅内压等处理。降低颅内压用20%的甘露醇70ml快速静滴,在静滴甘露醇的过程中,右足输液部位肿胀,轻微疼痛,有回血。由于患儿较肥胖,血管不好找,静脉穿刺较困难,所以当班护士没有把静脉针头拔除,而是继续在肿胀部位静滴甘露醇,笔者接班后发现患儿输液部位及邻近组织苍白、肿胀、发凉、压痛,此时所进的甘露醇约30ml,立即给予更换输液部位,并在肿胀部位局部用33%硫酸镁湿敷30min~1h更换1次,共敷2天,效果欠佳,肿胀消退缓慢,压痛稍减轻。5天后患儿右足肿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约2cm×3cm范围出现瘀黑,坏死形成,请外科会诊换药,待坏死组织与周边组织逐步游离,进行坏死组织清创术,术后创面少许渗液,继续用0.2%呋喃西林液湿敷,配合理疗,20天后伤口愈合,留下1cm×1cm疤痕,无功能障碍。

    例2:患儿,男,因“肾炎性肾病”反复发作,手足抽搐收入院,入院后即遵医嘱给予抗炎、利尿、纠酸等对症处理,在输入5%碳酸氢钠75ml+10%葡萄糖75ml的液体过程中,患儿诉打针处疼痛,经检查发现左足输液部位肿胀、微红,此时液体输入约50ml,立即给予更换输液部位,并在局部给予33%硫酸镁湿敷,654-2温湿敷,每1h两者交替使用,共2天,效果不佳,局部肿胀消退缓慢,压痛较明显,局部皮肤稍灰暗,脚趾末端微青,感觉迟钝,6天后左足肿胀部位出现4cm×7cm范围的皮肤紫黑色,坏死形成,以后处理同例1,45天后无感染的情况下行自体皮肤点状植皮术,效果好,未留下明显疤痕,没有引起功能性障碍。

    2  原因分析

    (1)当班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药理知识,不了解用药注意事项,技术不过关,选择血管不正确。

    (2)20%甘露醇作为降低颅内压及利尿药物,以其快速、安全有效而广泛被临床使用,但输液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患儿好动、哭闹造成针头滑脱,松动移位,引起液体渗漏,20%甘露醇渗漏到血管外后,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局部血流量减少,使神经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另一方面,由于高渗的作用,可使组织内水分在渗出局部积累形成局部水肿、疼痛,更加重循环的障碍,使组织内细胞严重脱水、变性,处理不及时可引起不可逆转的药物损伤,任旭东等通过实验表明,20%的甘露醇更容易导致血管损伤且不易恢复[1],最终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5%的碳酸氢钠液是高浓度碱性液,对皮下组织刺激性强,对血管刺激及组织损伤较大,临床常用10%葡萄糖+5%碳酸氢钠配成2:1或3:1溶液静滴,为高渗液,可刺激血管引起渗漏,在治疗重度中毒病人时常使用1:1溶液或直接静滴5%的碳酸氢钠,高渗浓度增加[2],对血管的刺激亦增加,外渗现象相应增加[2]。例2输入的是1:1浓度的碳酸氢钠液体,属高渗透液,对血管壁有较强的刺激,渗出血管外时对组织细胞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影响细胞的功能,从而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导致局部皮肤发红、肿痛等静脉炎症状。另外,由于患儿全身水肿,本身已有循环障碍,液体外渗引起的局部肿胀、细胞变性,更加重循环障碍,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更加重肿胀,形成组织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局部组织不可逆药物损伤、坏死形成。

    (4)常用的33%硫酸镁和654-2湿敷虽然也有解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但由于上述2例渗出的液体较多,药物刺激的时间较长,故上述2例药物湿敷已不起作用,效果不佳,最终造成组织坏死。

    3  教训及总结

    (1)20%甘露醇和5%碳酸氢钠都属高渗液对血管刺激及组织损伤较大,当班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加强工作责任心,掌握必要的药理知识,不管是输何种液体,都要多巡视、多观察,特别是输入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应严密观察,加强巡视,发现渗出及时处理,及时更换输液部位,不应该因静脉难找而继续在肿胀的部位输液,导致渗出增多,增加处理的难度,造成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增加患儿的痛苦。

    (2)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而减少液体渗出的机会;加强宣教,取得患儿和家属的配合。

    (3)现有很多报道关于液体渗出后的外敷用药方法,各有各的不同,但总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尽早发现、尽早使用、尽早处理。

    (4)一旦出现不可逆转的局部组织损伤、坏死后,不但给患儿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还给本来就害怕紧张的患儿及家属增加了恐惧和不安,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应更热心、耐心地做好患儿和家属的解释工作,安抚患儿及家属,取得患儿和家属的配合,以使治疗顺利进行,使患儿的病情得到尽快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任晓东.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68.

    2  蔡秀乔.头皮静脉滴注碳酸氢钠致渗漏的分析与护理. 贵州医药,2004,8(28):76.

     作者单位: 518048  广东深圳,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黄  杰)

作者: 陈秋兰,佘宝钻,李坚彦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