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8期

中西医结合改善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扩血管、利尿、强心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7。结论中西医结合改善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扩血管、利尿、强心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7.1%、总有效率89.0%,优于对照组显效率49.4%、总有效率76.5%(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改善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左室收缩功能;   疗效
     
  本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73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症状及左室收缩功能改善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均为本院收治的门诊或住院病人,临床诊断冠心病成立;心功能Ⅱ~Ⅳ级;左室收缩功能(EF)<50%;不愿合作及未完成治疗疗程者不纳入观察范围。

  1.2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81例。治疗组:男49例,女24例;年龄55~80岁;病程1~11年;心功能Ⅱ级33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EF 40%~50% 38例,<40%35例。对照组:男50例,女31例;年龄54~81岁;病程0.5~9年;心功能Ⅱ级38例,Ⅲ级27例,Ⅳ级16例;EF 40%~50% 39例,<40% 4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分级及EF分级构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病情给予扩血管、利尿及强心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加减,水煎服,日1剂。方药: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5g枳壳10g,桔梗10g,柴胡12g,黄芪20g,人参10g,麦冬15g,红花10g,五味子6g,牛膝12g,甘草3g。随症加减。两组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

  2   结果

  治疗前后分别用彩超测定EF了解左室收缩功能。采用静卧位二维法,EF=SV/Vd=(Vd-Vs)/Vd。>50%为正常[1]。

  2.1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EF>50%;有效:症状减轻,EF 40%~50%;无效:症状无改善,EF<40%。

  2.2   临床疗效   见表1。

  2.3   毒副作用   治疗组短程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略)

  注: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因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致心肌供血不足,长期供血不足致心肌营养障碍,导致心脏功能下降。中医多属“胸痹”范畴,反复发作,病程日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所致,单用活血化瘀常不能收到满意疗效。临床治疗宜在活血化瘀中伍以益气养阴、理气之品,加强祛瘀疗效。本组观察说明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协同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可能原因为: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活血化瘀改善心脏供血,柴胡、枳壳行气宽中,黄芪、 人参、 麦冬益气养阴升阳[2],五味子收敛心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3]。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加显著,从而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83.

  2   许济群.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7.

  3   凌一揆.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46.

  (编辑:余   强)

  作者单位:636600 四川南江,南江县人民医院

作者: 邵立志,刘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