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0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的疗效观察(pdf)白塞病是以口—眼—生殖器及皮肤症状为主的全身多脏器受累的一组症候群。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求诊的9例白塞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均有口腔黏膜溃疡的反复发作史,病程2~12年。合并有外生殖器溃疡的7例,眼部病变者4例,皮肤......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的疗效观察(pdf)

  白塞病是以口—眼—生殖器及皮肤症状为主的全身多脏器受累的一组症候群。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求诊的9例白塞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22~50岁。均有口腔黏膜溃疡的反复发作史,病程2~12年。合并有外生殖器溃疡的7例,眼部病变者4例,皮肤损害者为5例。

    1.2  诊断标准  9例患者均以1990年BD国际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以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基础,加以下任意两项即可确诊:(1)复发性生殖器溃疡;(2)眼疾(前、后葡萄膜炎或视网膜炎等);(3)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等;(4)皮肤针刺反应阳性。

    1.3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就诊时,溃疡病损的大小、数量、眼部症状及全身情况、舌苔、脉搏等结合起来认真检查后,进行分型辨证诊治。

    1.3.1  肝胆湿热型  多为本病初期,口苦心烦,口腔溃疡,外阴红肿溃烂,目赤肿痛,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方。主药: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尾、栀子、黄芩、甘草、川芎。

    1.3.2  脾胃湿热型  多为本病中期,口腔黏膜红肿溃烂,肿痛,口腔异臭,外阴溃疡较轻,胞睑红肿,瞳神缩小,舌红苔黄,脉数。治则以清热解毒,和胃化湿。三仁汤为主方。主药:滑石、白蔻仁、厚朴、木通、淡竹叶、薏苡仁、杏仁、半夏。

    1.3.3  阴虚热毒型  多以本病中期,热邪炽盛且阴津已伤,口腔、外阴溃烂,下肢急性红斑结节,目赤胀痛,瞳神缩小,舌红,苔黄,或舌干少津,脉弦滑。治则以滋阴清热解毒。甘草泻心汤为主方。主药:炙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生地、麦冬。

    1.3.4  肝肾阴虚型  病势较缓或久病不愈,口腔、外阴溃疡反复发作,溃疡处炎症反应不明显。眼内干涩,神水微混。瞳神多干缺不圆,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则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知柏地黄汤为主方。主药:知母、黄柏、熟地黄、丹皮、茯苓、泽泻、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女贞子、生甘草、楮实子。若午后潮热,盗汗明显者,加地骨皮、鳖甲、青蒿,清退虚热;若心烦失眠加酸枣仁养心宁神。

    1.3.5  脾肾阳虚型  多为本病后期,病情反复发作或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反复出现口腔、外阴部溃疡,久不愈合,面色苍白,舌苔白润或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则以温补脾肾。金匮肾气丸为主方。主药: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以上用药均为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服3~4个疗程,以后根据需要服用,随访1年以上。在治疗过程中,轻型病例,可用白细胞功能抑制剂如秋水仙碱治疗眼色素膜炎、关节炎和静脉炎,也可预防口腔溃疡。局部用药如眼色素膜炎时可以散瞳,减轻眼压或用0.5%可的松滴眼,严重者可用地塞米松5mg球结膜下注射,以减轻炎症渗出,防止粘连。口腔及阴部溃疡应局部清洗后涂抗生素软膏。重型病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应注意长期大量应用易产生副作用,所以宜短期应用。症状缓解后及时减量,停药。对重要脏器受累时或激素无效的病例,可改用或加用免疫抑制剂,但同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血象变化。

    1.4  治疗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复发次数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5  结果  经1年以上观察效果,治愈4例,显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78%。

    2  讨论

  白塞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口腔黏膜溃疡以及眼、生殖器、皮肤病损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几乎累及每一病例,关节以及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的病变,虽发生概率较小,但后果严重,可危及生命。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实践证明,长期全身大剂量应用,不但不能预防溃疡的复发,而且停药后有严重的反跳现象。近几年发现免疫抑制剂、苯丁酸氮芥治疗白塞病效果较好,但其对全身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气阴亏虚,外感湿热等密切相关,久之湿热与气血相搏,湿、毒、瘀相互胶结,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多年来,我科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对白塞病的急性发作期予以中西结合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和西医对症治疗,缓解期依照不同的症型,分别采用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治法,结果表明中医不仅可以控制溃疡的反复发作,而且具有抗感染及调节免疫的功能。因此,可以在传统用药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选择用药,从而达到提高疗效,防止复发的目的。另外,局部予外用药物,可以减少刺激症状。

     作者单位: 226001 江苏南通,南通市中医院口腔科(△眼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王玉贤,尤晓苏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