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1期

跟腱断裂手术修复28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跟腱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创伤,新鲜开放伤病例及时手术修复,效果较满意。现将笔者临床工作中的28例跟腱断裂手术修复情况报告如下。受伤距实施手术时间小于2h20例,2~6h8例。致伤原因:跟腱锐器切割伤23例,压砸伤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跟腱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创伤,新鲜开放伤病例及时手术修复,效果较满意。现将笔者临床工作中的28例跟腱断裂手术修复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中,男25例,女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9岁。受伤距实施手术时间小于2h 20例,2~6h 8例。致伤原因:跟腱锐器切割伤23例,压砸伤5例。受伤程度:跟腱完全断裂10例,不完全断裂18例(全为开放性)。受伤类型:横断型21例,撕裂型7例。断裂部位:接近跟骨附着处13例,肌腱中央12例,肌肉与肌腱交界处3例。

  1.2  手术方法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1],病人取俯卧位,大腿中部扎气囊止血带,常规清洗消毒创面,仔细清创,充分显露跟腱断端并稍加修整,不可切除过多,另一助手始终将膝屈曲30°,踝中度跖屈,断端如乱麻状修整后采用中号线,行十字交叉缝合腱端或Bunnell缝合法[2]。断端较整齐可选用直接缝合法[3]。如跟腱断端对合不整或不牢,可另加固1~2针,然后逐层缝皮,术后膝、踝关节屈度不变,用石膏固定膝踝。14天拆线,4~6周开始功能锻炼。

  2  结果

  随访1~5年,26例病人无明显不适,功能基本正常;2例病人因急于工作,出院后即自行拆除石膏托,轻微外伤后跟腱再断裂而接受再次手术,有功能轻度受限。

  3  讨论

  3.1  分型  参照Kuwada [4]对跟腱断裂的分类,根据术中跟腱损伤程度分为四型。一型:跟腱部分断裂,范围小于50%的;二型,跟腱断裂范围大于50%且在修除因损伤而变性坏死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在3cm之内;三型:跟腱断裂范围大于50%且在修除因损伤而变性坏死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在3~6cm之内;四型:跟腱完全断裂且在修除因损伤而变性坏死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大于6cm。本组病例一型3例,二型10例,三型11例,四型4例。

  3.2  跟腱修复方法  跟腱修复方法很多,本组28例新鲜开放跟腱断裂,分别采用“十”字交叉缝合或直接缝合法缝合腱端,石膏外固定。本组病人只所以能获得较满意效果,笔者总结与下列因素有关:(1)伤后施术时间短,创面大多污染轻;(2)断腱近端回缩与远端断腱面间距大都在3cm以内;(3)跟腱大多属锐器切割伤,断面整齐,修切少,易拉拢缝合;(4)在气囊止血带下,术野清晰,有利清创,减少失血。

  3.3  注意事项  (1)肌腱为一缺少血液供应的组织,抗感染和耐受创伤的能力较差,手术操作应轻柔、仔细,避免误伤血管、神经及其周围健康组织,严格无菌操作,选用无创伤线缝合。(2)在行跟腱断面缝合前,创面应常规清洗,把污染物清除彻底。本组无伤口感染病例,关键是清创彻底。(3)应用抗生素应早期、足量。(4)术中、术后必须维持膝和踝关节的屈度不变,术后石膏固定膝踝,嘱病人3个月内,切勿从事剧烈运动。本组有2例跟腱再断裂,与固定时间短及过早的剧烈运动有关。

  跟腱断裂治疗的原则是最大程度地恢复跟腱的强度和功能,防止术后并发症。因此跟腱开放性损伤后,选用较为合适的修复方法,尽早手术修复,方能获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桂生.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7.

  2  李承球.骨科手术图解.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24.

  3  蓝文正.实用骨科手术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18.

  4   Kuwade GT. Classification of tendo Achillis rupture with consideration of surgical repair techniques. Foot Surg, 1990, 29:361.

  (编辑:汪  洋)

  作者单位:530022 广西南宁,广西武警边防总队卫生处

作者: 李国强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