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1期

子宫扭转4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子宫扭转分妊娠和非妊娠子宫扭转两类[1,2],为罕见病例,我院从2003年11月至今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经全面检查以“子宫肌瘤,巧克力囊肿破裂待排”入我科。阴道黏膜充血,宫颈肥大,宫颈举痛(+),子宫前位亚鹅卵大小有触痛。B超:子宫前壁可探及4。...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扭转分妊娠和非妊娠子宫扭转两类[1,2],为罕见病例,我院从2003年11月至今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女,48岁,工人,因停经半年余突然下腹痛2h于2003年11月9日17:30,急诊到我院就诊。经全面检查以“子宫肌瘤,巧克力囊肿破裂待排”入我科。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入院前半年余未来月经,自以为闭经。在工作时突然出现下腹痛为持续性。到当地医院就诊,肌注强痛定100mg,疼痛不见缓解。而被送入我院。该患平素健康,无尿频及排便异常。住院查体:体温36℃,脉搏 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痛苦面容,神志清,检查合作,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黄色白带有臭味。阴道黏膜充血,宫颈肥大,宫颈举痛(+),子宫前位亚鹅卵大小有触痛。因患者肥胖双附件触诊不满意,右附件区触痛明显。后穹隆穿刺抽出5ml暗红色不凝血。尿HCG(-)。B超:子宫前壁可探及4.1cm×3.9cm的低回声,右附件可见2.1cm×1.9cm的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壁薄。血常规:各项均正常。入院诊断:子宫肌瘤,右侧巧克力囊肿破裂?阴道炎。于入院当日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手拳,顺时针扭转90°,表面有两个肌瘤,大小为4cm×5cm×3cm,右侧输卵管伞端闭索,增粗、扭曲呈腊肠样5cm×5cm×10cm与周围无粘连。左输卵管增粗伞端与侧盆壁粘连,左卵巢与输卵管之间有一破口有陈旧性血液流出。先切除右侧输卵管,剖开管壁流出咖啡样液体。切除左侧附件。送速冻病理报告:卵巢及输卵管良性肿物破裂(外院)。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诊断:子宫肌瘤并子宫扭转,双侧输卵管出血,左侧卵巢瘤破裂。术后病理: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切口甲级愈合如期出院。

  例2:患者,女,52岁,因阴道流血2天,腹痛难忍1天而于2004年6月18日11:00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本次流血系月经来潮,于今晨晨练后自觉下腹痛,为坠痛,难以忍受,服用止痛药无效。经检查以子宫肌瘤收入院。住院查体:体温36.6℃,脉搏 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痛苦面容,神志清,检查合作,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少量白带无臭味。宫颈Ⅱ°肥大,宫颈举痛(+),子宫后位略大活动好,压痛(+),子宫右侧可触及一鹅卵大小包块活动欠佳有触痛。B超:子宫前壁可见3.0cm×2.6cm低回声向膀胱壁突出,于宫底偏右见8.9cm×4.6cm低回声边界尚清不规则。血常规:各项均正常。入院诊断:子宫肌瘤,慢性宫颈炎。入院当天因患者腹痛加剧,肿物扭转待排。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多发性肌瘤,子宫向右后方扭转90°,子宫底偏右的肌瘤如手拳大小,前壁可及卵黄大的肌瘤。子宫及肌瘤表面多处渗出,宫底肌瘤表面血管扩张呈紫黑色。腹腔内出血约100ml。保留双附件,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病理: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切口甲级愈合如期出院。

  例3:患者,女,42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0天于2005年8月1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有痛经史。半年前出现下腹隐痛,可以忍受未予治疗。1个月前腹痛加重,为持续性坠痛。抗炎治疗10天不见好转,再次来院B超发现子宫肌瘤。为求手术而入院。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好,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左侧大阴唇下1/3见一直径4.0cm的囊肿,无触痛。阴道通畅,豆渣样白带无臭味。宫颈肥大,宫颈举痛(+),子宫后位增大后壁触痛,双附件区触痛,无包块。彩超:子宫前位增大,后壁较前壁明显增厚,可见4.8cm×4.6cm中等回声区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前壁见1.9cm×1.7cm低回声。入院诊断: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左侧前庭大腺囊肿,真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于8月3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见子宫逆时针扭转100°,呈暗红色,不规则增大,宫底见6.0cm×5.0cm×5.0cm肌瘤结节,峡部上方见一直径4.0cm的肌瘤,右阔韧带内见一直径1cm的肌瘤。顺利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切口甲级愈合如期出院。

  例4:患者,女,55岁,因月经量增多1年,发现下腹部包块8个月,于2006年2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入院前3个月出现不规律性下腹痛及腰骶痛,抗炎治疗无效。要求手术而入院。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好,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陈旧性Ⅱ°会阴裂伤,阴道通畅,阴道前后壁膨出。宫颈Ⅰ°肥大,子宫前位超手拳大,质硬,活动好,无触痛。双附件(-),无包块。B超:子宫增大形态失常,宫底可见10cm×8cm低回声,边界清。入院诊断:子宫肌瘤,陈旧性Ⅱ°会阴裂伤,阴道前后壁膨出,慢性宫颈炎。于2月30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13cm×10cm×8cm向左前扭转180°,子宫后壁与肠管、大网、右附件粘连,分离粘连。顺利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大体标本见大小不等的肌瘤3个,最大的8cm×7cm×6cm。术后病理回报: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切口甲级愈合如期出院。

  2  讨论
 
  正常女性的子宫位于盆腔中部,其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宫诸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等结构维持,这些结构受损或松弛时,可以引起子宫脱垂。而发生子宫扭转是非常罕见的。其中子宫阔韧带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的。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使其维持在坐骨棘水平面以上的重要结构。圆韧带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骶韧带是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使子宫维持前屈姿势。耻骨子宫韧带是限制子宫后倾后屈[3]。

  子宫扭转是妇科非常罕见的,多因妊娠、子宫肌瘤、先天畸形、子宫外肿瘤压迫或炎症牵引使子宫的重心发生改变所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下腹部剧烈疼痛,并有恶心和呕吐,运动和劳动后疼痛加重,有些疼痛可持续数个星期,扭转恢复后疼痛缓解。扭转后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可有程度不等的肌紧张。妇科检查时可摸到有疼痛肿块,宫颈位置甚高,宫颈内口紧闭。并可发现以宫颈为中心穹隆部呈螺旋纹状,为本病的特征。子宫扭转的临床表现可因扭转程度及是否和并妊娠而不一,典型症状可有诱因或无诱因的发生腹痛。慢性的,缓缓促成之扭转无明显腹痛症状。疼痛程度可因扭转速度和程度不同,急性内出血症状与扭转程度有密切关系。此4例患者例1和例2都有急腹症的表现而后2例没有急腹症的表现,分别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但4例患者在妇科检查时均未发现以上所提到的典型体征。只有例2术前想到了有肿瘤扭转,而其他3例均没有在术前诊断出来,说明经验不足。另外,此4例均为多发性子宫肌瘤,且都是肌壁间肌瘤,使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都有一个较大的肌瘤,使子宫的重心发生改变,偏于肌瘤一侧,使子宫形态失去对称,一侧失去对圆韧带及阔韧带的限制。当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时使肌瘤连同子宫发生扭转。例1和例2就是劳动和运动后发生的。并且例1双侧输卵管都有病变,左侧的卵巢还有肿瘤,当体位改变时足可以使子宫重心发生改变而引起扭转。例3、例4虽没有急腹症的表现但也有下腹痛病史,均经抗炎治疗无效,为慢性的。例3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症,术中及术后病理均排除此病,证实为子宫肌瘤。且是多发性的,有一个较大的肌瘤,可以使子宫引起扭转。子宫阔韧带为双层腹膜皱襞,当子宫的重心发生改变,尤其是体位发生变化时不能完全控制其位置改变(包括圆韧带)。由此看来今后在工作中再遇到多发性肌瘤合并腹痛,应想到有子宫肌瘤和并子宫扭转的可能,尽快进行手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另外,此4例患者只是肌瘤并子宫扭转,附件没有损伤故没有切除附件。只有例1是双附件均有病变,但右卵巢没有病变故保留了右卵巢,仅做了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如果患者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行肌瘤剥出术。

  【参考文献】

  1  高玉兰, 高玉文, 王小芹.子宫平滑肌瘤扭转1例.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701.

  2  刘长江.妊娠子宫扭转1例报告.中华妇产科杂志,1959,2:183.

  3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局部解剖学,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0-153.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 134003 吉林通化,通化钢城医院

作者: 杨旭东, 杨秀娟, 刘丽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