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2期

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2006年9月我院诊治的23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成功复位21例,复位成功率91。结论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0年6月~2006年9月我院诊治的23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成功复位21例,复位成功率91.30%。结论  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  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

    婴幼儿肠套叠常见于2岁以下的患儿,以往治疗该疾病主要使用空气灌肠复位机在X线机透视监视下进行复位或手术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笔者采用自制的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治疗小儿肠套叠23例,成功复位2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3例患儿,其中男16例,女7例,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之比约为2.29:1。年龄6个月~1岁者12例,1~1.5岁者8例,1.5~2岁2例,2~2.5岁者1例。发病前有腹泻病史者11例(47.83%),改变饮食发病者7例(30.43%),无明显诱因者5例(21.74%)。临床特点:本组23例中11例发病前有腹泻,肠套叠发生在腹泻第3天者6例,第4~5天者5例。家长均以呕吐、腹泻为主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哭闹不安、腹痛、呕吐、表情痛苦、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拒乳或饮食差等表现。12例患儿发病无腹泻史,为突然发病。23例中24h内入院者9例,48h内入院者12例,72h内入院者2例;Ⅰ°脱水14例,Ⅱ°脱水9例;排果酱样大便11例。腹部扪及包块21例,其中包块位于右上腹部17例,位于脐周围3例,位于左上腹部及脐左侧3例;X线腹透发现肠梗阻疑诊肠套叠12例,B超发现腹部肿块呈同心圆样改变,诊断肠套叠21例(见图1)。

    2  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使用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在X线机透视监视下进行复位,在血压计控制压力在60~80mmHg下缓慢注入空气[1],并用手轻轻揉压腹部肿块,维持压力在80mmHg以下2~5min,感压力突然下降至20~30mmHg、透视空气进入远端肠管时表示复位成功(见图2)。简易装置连接方法为:把血压计的橡胶管拆开接三通后在一端口连接双腔导尿管,使用时将导尿管用石蜡油润滑后插入直肠,在导尿管之气囊内注入空气或水10~15ml,再挤压血压计气囊即可向肠腔内充气。

     3  结果

    本组23例患儿有21例经空气灌肠复位获得成功,2例复位失败后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1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无1例并发肠穿孔。

    4  讨论

    (1)在小儿腹泻、腹痛等疾病时须警惕肠套叠的可能,早期发现可明显提高空气灌肠复位的成功率,并且减少并发肠坏死的发生率。(2)在诊断肠套叠中X线腹透和B超检查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2,3]。(3)空气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构成部件简单易寻,符合医疗要求,与空气灌肠仪治疗效果相当[4,5],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石应康,段徳生.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99-600.

    2  黄聪雯,唐辉,郑兆华.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X线诊断与复位50例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5,21:3028-3029.

    3  王华.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河北医学,2004,9:839.

    4  刘宏,李雪岩,王国华,等.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2:87.

    5  张欣贤.203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1:24-26.

    作者单位:1 410008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2  423000 湖南郴州,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曹烈权,杨振菊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