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8期

真菌性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31例真菌性尿路感染,现将其易感因素总结如下。尿培养合并细菌感染者8例,大便培养真菌感染阳性者6例,痰培养真菌感染阳性者5例,血培养真菌感染阳性者2例。抗生素使用情况:本组患者在患真菌性尿路感染之前......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31例真菌性尿路感染,现将其易感因素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1例,其中男15例,女16例;发病年龄25~80岁,其中年龄>60岁13例,50~60岁7例,<50岁11例,平均年龄65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感染20例,酵母菌感染5例,隐球菌曲菌感染各3例。原发病:脑血管意外8例,原发性肾脏病6例,糖尿病5例,慢支炎伴肺部感染4例,腰椎骨折3例,全身烧伤3例,肿瘤2例。31例病例中合并急、慢性肾功能衰竭10例。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本组患者尿常规检查以白细胞增加为主,从+~++++不等,尿潜血阳性,从+~+++不等。没有肾实质损害的蛋白尿从阴性至+,有肾实质损害的蛋白尿>+++。尿培养合并细菌感染者8例,大便培养真菌感染阳性者6例,痰培养真菌感染阳性者5例,血培养真菌感染阳性者2例。抗生素使用情况:本组患者在患真菌性尿路感染之前全部使用抗生素,其中使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较多,以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较为常用,其他用新合成的青霉素类,以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等药物为主。

  2  治疗与转归

    病情较重或合并其他器官真菌感染者使用氟康唑200mg静滴,每天1次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用口服氟康唑100~200mg或硐康唑200mg,每天1次。病情轻者使用口服氟康唑或硐康唑,剂量同前。疗程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4天~2个月,本组治愈24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脑出血3例,肺癌2例,尿毒症2例。3  讨论

    尿路真菌感染多继发于尿路梗阻,而本组仅3例合并尿路梗阻。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人体口腔、泌尿生殖器官、肠道、皮肤等处,正常人并不致病,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加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真菌才得以繁殖。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5岁,65岁以上患者占75%,以高龄患者为主。原发病以慢性消耗性疾病为主,这些均为易感因素。(2)本组患者因尿失禁、尿潴留或手术需要而留置导尿管共26例,时间5~90天,平均30天,其中有3例曾做肾逆行造影。本组仅2例患者同时血培养发现真菌,因此29例尿路真菌感染为上行性感染,与以往认为上行性感染少见不同。故笔者认为对留置导尿管应十分慎重,尽量减少导尿及长期留置导尿管。(3)本组患者在真菌感染前都使用过抗生素,其中以广谱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最多,有23例,较重的患者还联合使用了新合成的青霉素,如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等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过1种抗生素的3例,2种抗生素6例,其余使用过3~7种抗生素不等,其中部分病例属于预防性用药,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防止真菌感染,笔者认为预防用药不宜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应根据药敏选药。


作者单位:610072 四川成都,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

作者: 卿燕,叶小莉,陈永红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