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0年第9卷第8期

用纵形沟槽修复楔状缺损的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纵形沟槽楔状缺损据国内一些地区的统计报道,楔状缺损的发病率高达51%,是临床的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以往对缺损较大的患者,常规采用酸蚀后直接用复合树脂修复,或稍做洞形后修复,无一定的固位形和抗力形。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纵形沟槽加侧凹等固位方法,用光固化树脂修复。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患......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纵形沟槽 楔状缺损

 据国内一些地区的统计报道,楔状缺损的发病率高达51%,是临床的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以往对缺损较大的患者,常规采用酸蚀后直接用复合树脂修复,或稍做洞形后修复,无一定的固位形和抗力形。常常引起充填体脱落,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纵形沟槽加侧凹等固位方法,用光固化树脂修复。经过48例104颗牙的临床观察显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患者54例,均为重度楔状缺损患者,部分有牙髓病者,经牙髓治疗后修复。

  1.2 材料

  光固化树脂,光固化氢氧化钙。

  1.3 方法

  楔状缺损达牙本质深层,在上下边缘牙釉质处,制成一台阶,稍成倒凹,然后在龈侧壁和颌向侧壁中间,做一纵形沟槽长约1.2~2mm,深约0.8~1.5mm(按临床情况而定),在沟槽内稍做倒凹。缺损已达龈下,不便做沟槽时,只做牙合侧壁,或在龈侧壁台阶上加用螺纹针1~2枚。如果楔状缺损表浅,在牙釉质或达牙本质浅层者可不做纵形沟槽,在缺损壁上下边缘制成一台阶倒凹固位,并将洞形内光滑内磨糙,以增加固位力。牙本质完成后,常规酸蚀牙釉质1min,加压冲洗吹干,有牙本质过敏者,先用氢氧化钙垫底;上粘接剂,逐层光固化处理,修复到一定的生理形态。

  2 结果

  收治患者54例,3年后复查48例共104颗牙,年龄在39岁以上,其中34颗牙是用T形开口法行牙髓病治疗后修复的。复查结果,有4颗牙折断(均是死髓牙),6颗牙有冷刺激,2颗牙颈部有裂纹,其余修复体均固位良好,咀嚼效果好。

  3 体会

  生物力学分析法认为,牙颈部长期存在应力集中,且受变应力的作用,由于咀嚼力,使牙体组织疲劳破坏。笔者参照楔状缺损的外形特点,从生物力学角度,采用纵形沟槽加倒凹及螺纹针的应用,使它具备一定的固位形和抗力形。并选用光固化树脂材料(具有较强的粘接作用和抗压作用)修复后,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由于纵形沟槽加倒凹的作用,不仅能抗牙合力,而且可限制患者牙颊舌向、唇舌向及近远中的扭力,增加近远中的固位力,预防修复体从唇颊侧脱位。

  修复楔状缺损,要树立整体观念,因为牙颈部是应力集中区,受各种力作用。不仅要考虑洞形的固位和抗力,而且还要考虑修复材料本身的抗压强度和外观。从临床的资料观察,制备一定的抗力形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牙本质过敏者,都应常规垫底,这样可避免光固化材料对牙髓的刺激。以往修复楔状缺损的洞形要求不高,只考虑固位或直接酸蚀后复合树脂修复,这样没有一定的抗力作用,每当咬牙合力过大,或咬牙合力不平衡时,往往会引起一些修复体的断裂,随着时间的增长及刷牙等因素,最终导致修复体的脱落。

  

作者: 盛礼昌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