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2期临床医学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意义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危重病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住院危重病患儿的血糖变化情况,分析血糖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6。67mmol/L者83例(占64。...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危重病患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住院危重病患儿的血糖变化情况,分析血糖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糖>6.67mmol/L者83例(占64.84%);4个器官功能衰竭时血糖均值为26.3mmol/L,1个器官功能衰竭时血糖均值为11.5mmol/L,病情越重,血糖越高;血糖<15mmol/L者,病死率为5.97%,血糖>15mmol/L者达50%,说明血糖越高其预后越差。结论 高血糖是反映危重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 

关键词 高血糖 危重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各种危重病患者均有应激反应参与,适度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但过度应激反应则加重病情发展。本文拟对应激性高血糖在危重病儿病情变化过程中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我科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急性危重病患儿128例,患儿均无糖尿病史。入院后未用药前立即测血糖和定时复查血糖。用美国ACCU—CHEK微量血糖仪监测血糖,血糖>6.67mmol/L,严格控制外源性含糖液输入,间隔2~6h监测血糖1次。同时根据原发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和抢救。

1.2 临床资料 全部患儿中血糖>6.67mmol/L的高血糖患儿83例(占64.84%),其中男47例,女36例;年龄<1岁51例,年龄>1岁32例;原发疾病中重症肺炎22例,颅内感染18例,急性中毒9例,颅内出血7例,新生儿重度窒息7例,新生儿破伤风5例,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5例,溺水3例,重度营养不良2例,喉梗阻、脑肿瘤、癫痫持续状态、失血性休克、急性肾炎各1例。治愈71例,死亡12例。血糖正常45例。

2 结果

不同临床状态下,血糖值变化结果如下:

2.1 与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 1个器官功能衰竭38例,血糖均值为11.5mmol/L;2个器官功能衰竭23例,血糖均值为15.3mmol/L;3个器官功能衰竭13例,血糖均值为18.1mmol/L;4个及以上器官功能衰竭9例,血糖均值为24.3mmol/L。结果提示器官功能衰竭的数量越多,即病情越重,其血糖值越高。

2.2 与转归的关系 死亡组12例血糖均值为19.1mmol/L,治愈组71例血糖均值为13.5mmol/L,死亡组血糖明显高于治愈组,显示血糖值越高其预后越差。83例患儿中血糖<15mmol/L者67例,死亡4例(5.97%),占死亡病例的33.33%(4/12);血糖>15mmol/L者16例,死亡8例(50%),占死亡病例的66.67%(8/12)。后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前组,说明血糖>15mmol/L时提示病情危险和预后不良。

2.3 与年龄关系 新生儿12例,血糖均值为22.3mmol/L;<1岁39例,血糖均值为13.6mmol/L;1~12岁32例,血糖均值为11.8mmol/L。年龄越小,血糖值越高。

3 讨论

应激性高血糖是儿科急救中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产生机制主要是创伤、感染、缺氧、休克等应激原的突发强烈刺激,致儿茶酚胺、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解代谢激素分泌增多,这些激素除直接刺激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加外,还通过不同途径拮抗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此外,在这些应激原的强烈刺激下,胰岛素受体数目及受体最大特异结合率可受其影响而降低,此外,胰岛素水平虽高,但因靶细胞受体障碍而达不到预期的胰岛素生物效应,这种胰岛素拮抗机制最终导致了血糖的升高 [1]

本组128例各种急性危重病患儿中血糖升高83例,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高达64.84%,说明应激反应强烈。重症患儿血糖虽高,但不能被组织细胞充分利用,造成细胞外高糖和细胞内能量缺乏,甚至发生高渗血症,高渗利尿造成严重细胞内脱水,导致意识障碍、抽搐、中枢性高热、中枢神经损伤,并可有严重的脱水、酸中毒。本组显示:血糖越高病情越重;器官功能衰竭数量越多血糖则越高,如1个器官功能衰竭时血糖均值为11.5mmol/L,4个器官功能衰竭时血糖均值达24.3mmol/L。本组血糖<15mmol/L者病死率为5.97%;血糖>15mmol/L者则达50%,两者差异
有显著性,说明血糖越高,预后越差。故动态监测血糖对掌握病情、预测预后十分重要。当血糖>15mmol/L时,常提示预后凶险。

本组还提示年龄越小,血糖值越高。本组新生儿12例,血糖均值为22.3mmol/L。危重新生儿因窒息、缺氧、感染等因素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高血糖症发生,且新生儿耐受能力差,当葡萄糖输入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时易致血糖升高,故对危重新生儿应加强血糖的监测。

危重状态下的高血糖多为一过性,常随应激原的解除以及外围组织胰岛素拮抗的改善而逐渐缓解。处理原则为积极根治原发病和严格控制外源性葡萄糖的输入 [2] ,在危急抢救和心肺复苏过程中,尤其在无血糖监测情况下,更应少用或不用葡萄糖液,经上述处理血糖仍持续升高并超过15mmol/L者,可考虑试行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但需严密监测血糖浓度以防低血糖和反跳性脑水肿的发生。此外,有学者发现应激性高血糖患儿以后有可能发展为1型糖尿病。因而,对高血糖危重患儿除积极处理外,还需作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许峰,卢仲毅.危重患儿的高糖性高渗血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1):650-651.

2 董声焕.现代儿科危重症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62. 

作者单位:529100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儿科

作者: 游锦安 2005-8-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