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5期药物临床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

来源:INTERNET
摘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生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从1952年开始使用以来,一直是这类药物的首选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本类药物的抗菌谱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

点击显示 收起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生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从1952年开始使用以来,一直是这类药物的首选药。之后,类似的品种相继上市,短期使用很少由于毒性反应而需要停止服药的现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本类药物的抗菌谱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产气梭状芽胞杆菌、布氏杆菌、弯曲杆菌、军团菌、钩端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存在,因而非诱导耐药性的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开发受到重视。

  共同特点为:(1)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以及军团菌、胎儿弯曲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2)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3)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治疗尿路感染时常需碱化尿液;(4)口服后不耐酸,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5)血药浓度低,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痰、皮下组织及胆汁中明显超过血药浓度;(6)不易透过血脑屏障;(7)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8)毒性低微。口服后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大环内酯类口服药,开始大多数以游离碱的形式直接供口服使用,易被胃酸破坏而吸收率不高。现在部分品种通过酯化克服了以上缺点,但又产生了其它不足,如琥乙红霉素、乙酰麦迪霉素、阿奇霉素等,虽然提高了吸收率,避免了被胃酸破坏,但对肝的损坏明显增加。有些后研制的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毒副作用已被逐渐发现。

  现将此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如何避免或减轻,归纳如下:(1)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大部分此类药物口服后表现最迅速和最直观的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降低、腹痛、腹泻等,停药后可减轻症状。可采取避免空腹用药,若反应严重但又必须使用此类药物,可在用药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或用药时加用“维生素B 6 ”,以减轻症状而 不影响疗效。(2)局部刺激:注射给药可引起局部刺激,故此类药物不宜用于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故滴注液应稀释至0.1%以下,且静滴速度不宜过快。(3)对前庭的影响:静脉给药时可发生如耳鸣、听觉障碍症状,停药或减量后可恢复。故静脉滴注时不宜量大或长时间用药。(4)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热、药疹等,反应严重时应停药。(5)对肝脏的毒害:在正常剂量时对肝脏的毒害较小,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胆汁郁积,肝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但酯化后的这类药如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对肝脏的毒性更大、应短期减量使用,故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有报道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发生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幻觉、烦躁、焦虑、头晕、失眠、恶梦或意识模糊。停药后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7)部分药物易透过胎盘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因此孕妇和哺乳妇女均须慎用,必要时宜暂停哺乳。(8)本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故不宜和胺茶碱类药物合用,以防茶碱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必须使用时应到医院进行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以防意外。(9)12岁以下儿童应用本类药物需谨慎,因为对儿童的安全试验指标还没有完全确定。

  作者单位:710077陕西西安中国西电集团医院药剂科

作者: 薛京会 2005-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