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临床医学

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56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我院1999年开始采用国产硅胶扩张器在内镜下扩张治疗56例食管贲门部狭窄患者,共81次扩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术后狭窄35例,占62。5%,其中食管癌术后16例,贲门胃底癌术后17例,Barrett食管术后2例。非手术狭窄21例,占37。...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1999年开始采用国产硅胶扩张器在内镜下扩张治疗56例食管贲门部狭窄患者,共81次扩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28~79岁,平均54.5岁。术后狭窄35例,占62.5%,其中食管癌术后16例,贲门胃底癌术后17例,Barrett食管术后2例。非手术狭窄21例,占37.5%,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晚期食管癌各6例,贲门失弛缓症4例,硬化剂治疗后疤痕狭窄3例,农药灼伤、食管环各1例。本组病例均经食管吞钡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证实,狭窄口直径2~8mm,狭窄长度4~30mm不等。

    1.2 仪器及方法 FUJINON WG-88FP胃镜,扩张器采用Savary-Gilliard锥形探条(上海产),全套扩张器有7个型号,分别为6,8,10,12,15,18,20mm。按胃镜检查常规,观察食管狭窄情况,根据狭窄程度选择扩张器型号。先从胃镜活检孔道送入导丝,使之通过狭窄部位,留置导丝,拔出胃镜,沿导丝缓缓插入扩张器推进至通过狭窄部位,以狭窄部为中心,缓慢推拉3~4次,进行机械性扩张,留置3~5min后取出扩张器,再依次用大一号扩张器扩张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术者手感紧,锥形扩张器通过阻力很大时即可停止扩张,最后退出扩张器及导丝,再插入胃镜观察部扩张情况及有无活动性出血。2h后可进半流质饮食。扩张3天内进行钡剂X线摄片比较。如病情需要间隔一星期再一次扩张,连续3次扩张无效者改用其他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1)扩张后狭窄口直径较之扩张前大于2倍为显著;1.5~2倍为轻度有效;小于1.5倍或无改变者为无效;(2)按症状改善程度分为:扩张治疗后由进流质改变为进普食或进食困难症状消失者为显著改善;由进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或症状缓解者为轻度改善;扩张治疗前后饮食和进食困难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

    2.2 治疗效果 5年间共行内镜下食管贲门部狭窄扩张术56例,81例次,扩张成功75例次,成功率92.6%,狭窄口增至1.2~6倍,平均2.7倍。狭窄处显著扩大48例,占85.7%;轻度扩大6例占10.7%;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症状显著改善50例,成功率89.2%。6例癌性狭窄扩张前狭窄口径3mm,扩张后增加到12mm,症状明显改善,但有效持续时间仅2~6个月,其中5例扩张后放置食管支撑管治疗。本组所有患者扩张时有胸骨后轻微疼痛;28例扩张后狭窄粘膜轻度撕裂出血,其中9例出现黑便,3~5天后消失;16例有咽喉部疼痛;1例食管穿孔造成食管气管瘘。

    3 讨论

    3.1 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的适应证 该扩张术对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贲门胃底吻合口狭窄、先天性食管狭窄病例都能取得较满意疗效,本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但对癌性狭窄病例远期疗效较差。因此,对食管良性狭窄,扩张治疗越早越好,但如有以下情况应慎重:(1)食管术后曾发生过吻合口瘘并有食管扭曲;(2)重度狭窄,滴水不进伴全身衰竭者。

    3.2 严格按食管狭窄扩张的操作程序是治疗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本组28例发生过狭窄口粘膜轻度撕裂出血,其中9例出现黑便,究其原因可能是一次扩张过大,致使狭窄口粘膜撕裂过深而引起出血,因此,我们认为每次扩张不能超过狭窄口的4倍。咽喉部损伤也常有发生,主要发生于咽部及梨状窝粘膜损伤,本组发生16例,发生率28.6%。食管穿孔是食管狭窄扩张术最严重的并发,本组1例食管穿孔,造成食管气管瘘,可能由于选择扩张器外径太粗,扩张时用力过大所致。因此我们认为要避免穿孔,除准确找到狭窄口,插入足够长度的导丝外,选择扩张器应遵循先细后粗的原则,扩张器通过狭窄口时力量要均匀,切忌急于求成。

    作者单位:841100新疆农二师焉耆医院

作者: 张戈 魏玉萍 张卫星等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