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病例报告

注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偶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1病例资料女,13岁4个月,小学生,于2000年3月31日下午3时接受本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在学校集中进行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预防接种人员在其左上臂三角肌部位皮下注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1ml(疫苗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批号:20000215,失效期:20010215,于2℃~8℃冰箱保存)。患儿于接种......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例资料

  女,13岁4个月,小学生,于2000年3月31日下午3时接受本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在学校集中进行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预防接种人员在其左上臂三角肌部位皮下注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1ml(疫苗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批号:20000215,失效期:20010215,于2℃~8℃冰箱保存)。

  患儿于接种后3h,注射处皮肤出现1×1.5cm 2 大小、不高出皮面的紫癜,周围散在数个瘀点,即到接种医院就诊。医院给予抗过敏治疗,并观察2h后病情无进展回家。次日上午9时,患儿再次到医院就诊,检查见全身皮肤散在紫癜。院方立即将患儿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7.2℃,P78次/min,R18次/min,BP109/67.5mmHg,体重43Kg,神志清,急性病容,颜面及全身皮肤散在多处瘀斑和瘀点,以四肢为重,不高出皮面,压之褪色,最大者3×4cm 2 ,小者如针尖;皮肤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颊粘膜、舌尖等处可见直径0.3~0.5cm大小单个血肿,伴牙龈出血,咽部轻微充血,扁桃体Ⅰ°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WBC10.1×10 9 /L,N78%,L22%,RBC4.17×10 12  /L,Hb117g/L,PCT82×10 9 /L。入院后作束臂试验阳性,骨穿报告粒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未见产核巨核细胞,血小板罕见。血块退缩试验见血块不收缩。EBVIgM(+),IgG(+)。入院后多次血常规检查见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降低。经抗炎、止血、支持和激素冲击治疗11天,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出院诊断:(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失血性贫血(中度)。

  2 讨论

  2.1 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于1992年大量应用于预防接种。多年实践证明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 [1]  。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后局部疼痛、红肿,偶有皮疹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均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对症治疗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和创伤均可加重病情,约80%病儿在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约1%病例于注射活疫苗后发病 [3]  。

  本个案中患儿有EBV感染证据:咽部轻微充血,扁桃体Ⅰ°肿大,实验室检查EBVIgM(+),IgG(+),骨穿报告粒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未见产核巨核细胞,血小板罕见。由于病毒感染,病毒抗原吸附于血小板表面,继之与抗体相结合,或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对血小板破坏,使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导致出血,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口腔血肿等。患儿在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前已有发生ITP的隐患,接种疫苗后3h发生ITP是一种巧合,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反应。

  2.2 通过本个案,提醒预防接种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前,尤其集体接种时,一定要详细询问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严格把握疫苗禁忌证,必要时作适当查体,以避免偶合加重接种对象原有疾病。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30-533.

    2 潘会明,陈斌.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病学和预防,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8-109.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下册),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00—1802.

  作者单位:400053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制科

作者: 谢 健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