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0期经验交流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腹部手术的应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09-6614(2004)20-1844-01为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我们观察了开胸及上腹部手术的318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开胸及上腹部手术31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共186例,男102例,女84例,平均年龄(49。......

点击显示 收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20-1844-01 

  为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我们观察了开胸及上腹部手术的318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开胸及上腹部手术31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共186例,男102例,女84例,平均年龄(49.60±15.09)岁,平均体重(62.60±7.31)kg,其中食管癌根治术123例,肺叶切除术6例,胃底贲门癌17例,纵隔肿瘤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囊切除术34例。B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共132例,男91例,女41例,平均年龄(50.80±12.90)岁,平均体重(63.15±7.15)kg,其中食管癌根治术83例,胃癌根治术1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囊切除手38例。

    A组和B组术前30min注咪唑安定0.05~0.08mg/kg,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A组硬膜外穿刺点选T 6~7  或T 7~8  头向置管,注入1.5%利多卡因或5~8ml,待阻滞平面达T 4~6  时,即用芬氟合剂,依托咪酯0.3mg/kg和琥珀胆碱1.0~1.5mg/kg快速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用1%普鲁卡因静滴及芬太尼和潘库溴铵间断静注维持麻醉。B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除无硬膜外阻滞外,均与A组相同。两组均采用MET—9000B监护,并根据开胸和剖腹分别记录两组病人的麻醉前、全麻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及术中MAP、HR以及术中潘库溴铵、芬太尼的用量,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MAP:B组插管后即刻较麻醉前增加34%,而A组增加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中MAP稳定易控,B组术中较高,不易控制。潘库溴铵、芬太尼用量:A组较B组减少3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清醒程度:A组>B组,清醒时间:A组<B组。   

  3 讨论

  A组病人插管刺激时MAP的升高反应比B组明显受仰,说明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可阻断交感神经,多数全麻药均不同程度抑制颈主动脉体压力反射和延髓心血管中枢。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这一麻醉方法如运用恰当,可有降低血压并减慢心率的作用,我院应用这一麻醉方法后发现有以下优点:(1)全麻药用药量明显减少,从而减少了全麻药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并使病人较早清醒,苏醒期安静合作,避免了单纯全麻病人苏醒期的躁动,为术后管理创造了较好的条件。(2)可控制性降压、调节心率,特别适用于轻度高血压病人。(3)硬膜外导管留置可施行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排痰,减少术后并发症。(4)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失血量,并可节约库血用量,减少输血并发症。但在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时应预防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应避免硬膜外作用高峰和全麻诱导药作用高峰的重合,方法包括少量浓度适宜的硬膜外局麻药阻滞使平面出现后全麻诱导,控制诱导药及术中潘库溴铵、芬太尼等药物的用量,密切观察病情及各种监测指标,麻醉前预扩容,并备用阿托品、麻黄素等备用。

  (收稿日期:2004-07-28)
 
  (编辑青 山)

  作者单位:474250河南省镇平县医院麻醉科

作者: 裴远宾 王秋菊 刘文双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