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3期预防医学

一起误食河豚鱼食物中毒调查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2004年6月2日晚8时许,胶南市某夜市建筑工地职工伙房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根据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毒素测定证实,此次食物中毒是一起误食用河豚鱼引起的河豚鱼毒素食物中毒。为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确保人民健康,现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经对所有共同就餐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点击显示 收起

  2004年6月2日晚8时许,胶南市某夜市建筑工地职工伙房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根据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毒素测定证实,此次食物中毒是一起误食用河豚鱼引起的河豚鱼毒素食物中毒。为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确保人民健康,现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一般情况 2004年6月2日下午2:30,来自重庆市的在胶南市某夜市建筑工地打工者乔××等四人,因歇工休息,便沿着从该市的风河入海口处至黄海沿岸约2000m的沿线上,捡到一些丢弃的杂鱼约5000kg,带回自己的宿舍伙房煮熟,于当晚6:00左右食用,左晚9:00左右,其中14人就餐者中有10人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发病后及时由120救护中心送胶南市中医院抢救治疗。经对所有共同就餐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拣拾小杂鱼者描述其误食的杂鱼大小、形状、颜色、无鱼鳞(体短、头大、肚鼓、有漂亮的花纹杂色或杂黑色)等特征证实就是沿海当地常见的河豚鱼,而且这些民工在加工小杂鱼时只是简单地刮皮、剪翅、除去内脏等,没有彻底清除河豚鱼的血液所含的毒素,因此导致中毒。其中毒最深者是食用杂鱼最多的乔××,食用杂鱼较少者症状较轻,符合河豚鱼毒素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临床表现 本次中毒10人,全部为青壮年建筑民工,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1岁,最早发病在当晚9:00,最晚发病在第2天早上5点钟,潜伏期为3~9h,平均潜伏期6h。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口唇麻木,浑身乏力,气急,步态不稳。10例病人经对症治疗后,一人(乔××食用杂鱼及汤类最多)因抢救无效呼吸麻痹而死亡,其他9人痊愈。

  2 毒素测定
    
  现场采集可疑食物样品为中毒者食用后剩余的熟河豚鱼鱼汤(1号),熟河豚鱼肉(2号),无剩余的生鱼样品。采集的样品由卫生监督员带回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毒素检测和生物实验做进一步证实。
   
  2.1 化学试验法 分别取1、2号样品适量,用水浸渍10min,不断搅拌,静置过滤,加适量100g/L乙酸铅溶液至蛋白质沉淀完全,滤去沉淀,上滤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过滤除去剩余的铅离子,向滤液中加入碘化汞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将滤液真空蒸发干燥,残渣用无水乙醇反复浸洗,所得残渣供检。分别取1、2号所得残渣少许,分别溶于浓硫酸中,各加入一小颗重铬酸钾结晶,约30min后,重铬酸钾结晶逐渐溶解,变为绿色,证实1、2号样品河豚鱼毒素阳性。
   
  2.2 生物试验法 分别取1、2号样品适量,加水20~30ml研细过滤。分别取1、2号滤液4ml,注射于两只青蛙腹腔内,约5min后观察,两只青蛙前肢先发生麻痹,后肢后发生麻痹,头部紧贴在台面上,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从而进一步证实1、2号样品为河豚鱼毒素阳性。
  
  3 讨论
    
  3.1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河豚鱼毒素测定,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河豚鱼毒素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毒素测定和临床症状表现充分证实本次食物中毒是误使用河豚鱼引起的河豚鱼毒素中毒。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内陆民工不知道河豚鱼不能食用这一基本的食品卫生常识,更不了解河豚鱼毒素的危害,误认为在沿海和内陆驻地一样只要是鱼就可以吃,误吃别人丢弃的河豚鱼引起的。
   
  3.2 河豚鱼毒素经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测定证实它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钠还要大千余倍,且与鱼体的大小没有关系。如果不经过专门批准的精细加工而一旦误食用该鱼,极易引起河豚鱼毒素中毒。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该方面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向群众宣传河豚鱼的毒性及危害,教育群众不吃捡到的不认识或未吃过的鱼。
   
  (编辑子 萱)

  作者单位:266400山东省胶南市疾病控制中心

作者: 徐修臻 徐修运 丁连学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