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4期药物临床

精神科住院患者和戒毒患者对苯二氮类药物的依赖性情况调查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精神科患者和戒毒患者对苯二氮类(BDZ)药物的依赖性情况调查,评估BDZ类药物对精神科患者和戒毒患者的综合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BDZ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和戒毒患者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调查为928例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精神科患者和戒毒患者对苯二氮类(BDZ)药物的依赖性情况调查,评估BDZ类药物对精神科患者和戒毒患者的综合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BDZ类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和戒毒患者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此次调查为928例患者。精神科住院病人为623例,合并使用BDZ类药物者为507例,占81.4%;精神病人组BDZ类药物使用最多是罗拉,其次为氯硝基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安定、硝基安定;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者占25.6%,形成依赖性为296例,占58.5%。戒毒病人组为305例,合并使用BDZ为305例,合并使用100%;戒毒组使用一般超过20天,形成BDZ类依赖者为251例,占82.3%,使用最多为罗拉、三唑仑,其次为舒乐安定、安定。

   结论  BDZ类药物在精神科和戒毒科病人中存在医源性滥用现象,对其依赖率较高。失眠、情绪烦躁、持续用药、超大剂量用药、不了解BDZ类药物副反应是BDZ类药物依赖性形成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建议政府加强BDZ类药物等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医院加强临床医生对BDZ类药物的了解,正确使用BDZ类药物,减少BDZ类药物医源性滥用现象,从而减少精神病人和戒毒病人对BDZ类药物的依赖。

   【关键词】  精神病 苯二氮类药物(BDZ) 药物依赖性

    近年来,由于苯二氮类(BDZ)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滥用所形成的药物依赖问题已造成了一定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本课题拟通过调查我市五邑地区部分人群对BDZ药物依赖情况,反映这一地区对BDZ药物使用情况、使用原因,为采取相关措施防止BDZ类药物滥用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把精神组和戒毒组对BDZ类药物的依赖性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查阅我院2001年1月~2001年12月精神科住院病人的病历,用CCDM-2诊断标准,共获病历623例,其中男496人,女127人,年龄最大65岁,最小13岁,平均37.4±12.5岁。戒毒组305人,男212人,女93人;年龄18~40岁。

    1.2 方法 在2001年1月~2002年12月调查精神科住院病人和戒毒病人对BDZ类药物使用和依赖的情况,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调查数据。

    2 结果

     2.1 各种BDZ类药物使用情况 此次调查中发现精神病组罗拉使用频度最大,其次为氯硝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安定、硝基安定;戒毒组使用频度最大为三唑仑加罗拉。两组使用剂量作比较,戒毒组明显高于精神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体见表1。

     表1 精神病人和戒毒病人使用BDZ品种分布情况及占药品费用的比例、药物的平均使用 药物名称  精神病组(n=507)(表略)
    
    2.2 各组对BDZ依赖性发生率 在两组使用BDZ的912人中,形成依赖者有542人,发生率60.0%。两组人群依赖发生率较高,且吸毒组高于精神病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精神病组和戒毒组依赖性发生率 例(%)(表略)
    
    2.3 各种精神障碍使用BDZ的情况 各种精神病种使用BDZ的比例和平均使用时间,见表3。

    表3 精神病组不同病种使用BDZ的情况和平均使用时间(表略)
    
    2.4 各组病人对BDZ了解程度 在调查病人对BDZ了解时,把了解分为3个层次,从调查中得知大多数病人不了解BDZ,即使了解,也不完全,见表4。

     表4 各组人群对BDZ的了解情况 例(%)(表略)

     注:了解1:非常了解BDZ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2:了解BDZ的疗效和一些不良反应,但不了解BDZ的依赖性;了解3:只知道BDZ的作用,不了解它的不良反应。

     2.5 使用BDZ类药物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 两组使用BDZ的原因中,失眠占很高的比例。两组间用药原因的分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见表5。

     表5 BDZ类药物使用的原因和比例 例(表略)
    
     3 讨论

     BDZ类药物以良好的稳定情绪、松弛肌肉的效果和安全的特点,于50年代逐步取代了巴比妥类药物并很快成为治疗焦虑和紧张的首选药物。近年来,这些药物的用量不断增大,关于它们的成瘾性报道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对精神病组和吸毒组的BDZ依赖性调查得知,精神病组的BDZ使用率为81.4%,依赖发生率为58.5%;吸毒组BDZ的使用率为100%,依赖发生率为81.6%。本研究调查的结果充分显示了BDZ的滥用和依赖性问题都较为严重。

    在本次精神病组调查中发现:①临床为尽快控制精神病人发作症状,常采用氯硝安定针剂肌肉注射,这样容易掩盖病情,不利于诊断,延误正确的治疗;②这组病人使用时间较长,有的使用长达几年,这为形成依赖性提供了条件。③精神病组的药物来源99.2%为医生处方,这说明在精神病人组中存在严重的BDZ医源性滥用现象。究其原因,是此类患者在发病时都伴有严重的失眠、情绪烦躁,医生为使患者安静和好管理,大都应用BDZ来解决,而患者本身大多不了解BDZ,属于被动接受。在这次调查结果中可知,精神病人群的BDZ使用率和依赖性发生率都较高,说明医生使用BDZ频繁和使用时间较长,也更进一步说明了医生滥用BDZ类药品。因此,有必要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对BDZ的学习,让他们全面了解BDZ药物的利和弊,合理使用BDZ类药物。

    本次调查发现吸毒组人群百分之百使用过BDZ,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剂量大,多种BDZ药物同时使用,这一方面可能是作为毒品来源不足时的补充,另一方面是吸毒者为减轻毒品成瘾后不适症状的自疗行为,因为吸毒者中普遍存在焦虑、激越、强迫等精神障碍症状。吸毒者的BDZ药物来源除了在医院可获得外,还可在社会药店购买。因此,应加强二类精神药品零售市场和医院处方的管理,严格限制BDZ药物的销售。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BDZ滥用情况较为严重,由此产生的依赖性不容乐观,其形成依赖性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持续用药、超剂量用药、精神烦躁、不了解BDZ的副反应。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二类精神药品零售市场的管理,
    严格限制BDZ药品销售,医院应加强BDZ处方管理,合理用药,同时加大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滥用BDZ危险性的教育,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杜绝该类药物的滥用和减少依赖性形成。

      参考文献

     1 项志清,颜文伟.苯二氮类药物依赖的调查.上海精神医学,1997,新9:24.

    2 陆新梅.苯二氮类药物用药调查与分析.浙江实用医学,1997,2(6):65.

    3 尹承德,李伟民,聂兵,等.重庆市部分人群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的调查.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1,30(1):26.

    4 严善明.苯二氮类药物的依赖问题.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6,6(1):41.

    5 姚升,郗小明.120例海洛因成瘾者多药滥用情况调查.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6,25(1):18.

    6 李凯骐,罗学东,林国荣.1215例住院患者中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29(4):329.
    
     作者单位:529000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徐伏莲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