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0期经验交流

经皮下用药术后镇痛60例效果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应用PCA泵经皮下用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于三角肌皮下连接PCA泵持续用药。结果观察60例病人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3%以上。结论经皮下用药术后镇痛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PCA泵经皮下用药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于三角肌皮下连接PCA泵持续用药。 结果  观察60例病人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3%以上。 结论  经皮下用药术后镇痛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法。
      
  【关键词】  皮下用药 术后镇痛
      
  目前术后镇痛的方法很多,但有些方法常因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的不同,不便使用,我们近期随机选择60例手术病人,采用PCA泵经皮下用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16~72岁,体重45~80kg。其中上肢手术18例,颈部手术7例,腹部手术26例,下肢手术9例。
   
  1.2 方法及药物 手术结束前30min,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于三角肌皮下,无菌固定留置针并连接PCA泵开始注药。药物配方:布比卡因125mg、芬太尼0.8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加至100ml。程序设置:持续输出量2ml/h,自控给药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
   
  1.3 效果评定方法 术毕由麻醉医师护送病人回病区,向病人及家属交待PCA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每日4次查房观察病人自控镇痛效果。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0~3分为优,4~5分为良,大于5分为差。
    
  2 结果
    
  本组60例病人中,0~3分42例,4~5分14例,5分以上4例,优良率达93%以上。无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3 讨论
    
  术后疼痛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剧烈的疼痛可引起心动过速、耗氧增加、诱发心脏病;使肺活量、潮气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易并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呼吸系统病变;抑制机体的免疫调节和正常的胃肠功能;引起神经内分泌与代谢功能失调;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并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 [1,2] ,对机体的伤口愈合及康复极为不利 [3] 。因此施行术后镇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众多的术后镇痛方法中,又各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如使用硬膜外径路有导管阻塞、脱出、折断及尿潴留等问题;静脉径路有留置针堵塞、血栓形成、持续泵入药物刺激血管壁引起静脉炎、病人易于嗜睡等。经观察发现采用皮下径路实施术后镇痛可避免上述不利因素,能更广泛的用于各类手术病人。配方中以阿片受体激动剂芬太尼为主,芬太尼为脂溶性,故经皮下用药易于吸收,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辅以镇静安定剂氟哌啶,更强化了其镇痛作用,加入少量的布比卡因是为了减轻留置针在皮下的刺激引起的疼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使用PCA泵经皮下用药术后镇痛,为一操作简单、护理方便、效果确切、副作用少、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术后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224-1226;1229;1305.
   
  2 魏绪庚,田素杰.麻醉治疗学,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1325.
   
  3 孙来保,徐康清,黎尚荣,等.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51-52.
    

 作者单位:256500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付井泉 付冬梅 李海东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