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QT离散度(QTd)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自1918年Bazetts进行了39例年轻受试者ECG分析,得出了校正QT间期。另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QTd值。本文根据文献复习,证实了QT离散度(QTd)的变化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方面,有其一定的临床意义。【关键词】QT间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自1918年Bazetts进行了39例年轻受试者ECG分析,得出了校正QT间期。80年来研究报告均没有统一标准。另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QTd值。本文根据文献复习,证实了QT离散度(QTd)的变化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方面,有其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QT间期;    QT离散度

      【Abstract】   In the 1918’s,Bazetts studied from thirty-nine consecutive younger patients. There were no cardiovascular asymptomatie all population underwent 12 lead ECG recording. The result is correction QTd. But past studies have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akinesia criteria. In addition, multiple factors influenced by age, sex and so on. This paper review ci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p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 well a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hypertension,arrhythmia etc.

     【Key words】   QT interval period;QT dispersion

     1918年Bazett’s根据39例年轻受试者的ECG分析,得出了校正QT间期。Bazett’sQTc=QT/RR秒1/2[1],这个世界性标准沿用至今。80年来人们致力于准确测量QT间期,其讨论焦点为采用何导联、QT的起始部与终末部以及正常人QT间期受心率、性别、年龄、神经系统等影响。一般情况采用II导联,从QRS综合波除级的起始部至复极的终末部(包括T/U)。目前认为这不够全面,所以,1985年Campbell提出QT离散度(QTd)[2],也有文献1990年Day’s提出QT离散度概念(Br.Herat J,1990,63:342):它是指ECG各导联QT时限变异的程度。由于某些心室肌肉复极化不均匀,引起心室电的不稳定,从而产生多数折返激动,诱发多种心律失常[3]。

     1   QTd的测定方法与标准

     要测定QTd必须首先测量QT间期。仔细阅读每例12导联ECG,除外T/U分界不清者,每例测QT导联数不少于6个,同一导联测3个QT间期取其均值,实在无法测量之导联应放弃[4]。终末部位判断是QT间期测量关键,没有统一的终点位置比较。终点判别方法有:

     (1) T波与等电线的交点;

     (2) T波与U波之间的切迹;

     (3) T波降支切线与等电线交点。

  QTd计算公式有多个:

     (1) QTd=QTmax-Qtmin;(2) 心率校正QT间期:A.QTc=实测QT/RRB.QTcd=Qtcmax-Qtcmin

     QTcmax=QTmax/RR 1/2  QTcmin=QTmin/RR 1/2(3) 改良心率校正QT间期QTlc=QT+0.154/1-RR。

     必须指出,除上述年龄、性别、心率、神经因素等影响QTd外,其他如T波终点难辨,T/U分界不清就人为地降低QTd,甚至操作人员经验、心电图纸速也可影响[5]。总之,到目前为止,QT离散度测量方法尚未统一,以同步12导联ECG得出的未校正的QTd较为可靠。据报告[3],QTd数值分别有48±18ms;54±27ms;32±8ms。

     2   临床意义

     2.1   心律失常方面   (1)某些情况下,QT间期延长及反复发作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可能是猝死的预报因子,根据报告QTd>100ms则产生室颤的可能性大。

     (2)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要警惕致心律失常的作用[6]。如IA与III类中的胺碘酮和索他洛尔(Sotolol)均可产生Tap(尖端扭转型室速),其机制就是影响心肌复极过程。但是,Hii做了有趣的研究[3],发现38例接受治疗其中9例应用IA来诱发Tap,改用胺碘酮未发生Tap,他们认为IA类药增加QTd,胺碘酮不增加QTd。

     2.2   冠心病方面   (1)Zareba等[3]研究发现QTd增加是独立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危险因子。(2)1997年孟祥云[7]报告,认为QTd与Vlp(心室晚电位)呈正相关,QTd值越大,Vlp阳性越高,心源性猝死可能越大。(3)吴强[8]研究99例急性心梗(AMI)病人24h内首次ECG未校正的QTd和改良心率校正QTLcd,认为QTLcd≥60ms作AMI早期室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2.3   高血压病人方面   (1)宁险峰[9]观察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提出QTcd的变化不取决于血压升高而与左心室肥厚严重程度有关,说明高血压只有合并左室肥厚才能影响QTcd的变化。 (2)段玉柱[10]对130例病人应用UCG按Penu’法,结果认为:高血压合并LVH者QTd>LVH的高血压患者。

     【参考文献】

     1   何汝敏.QT延长综合征的最新诊断标准.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1994,21(5):288.

     2   魏根荣.QT间期测量和QT间期延长的危险性.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1994, 21(6):350.

     3   张泽灵.心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

     4   段玉柱.Q-T离散度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室律失常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13(2):108.

     5   孙刚.一种改良QT间期校正方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6):446.

     6   胡大一.心血管疾病现代概念与诊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43.

     7   孟祥云.QT间期离散度与心室晚电位相关性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13(1):.

     8   吴强.QT离散度以急性心梗早期室动发生的预测价值.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13(1):9.

     9   宁险峰.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c离散度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13(1) :6.

     10   段玉柱.QT离散度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 13(2):108.

     作者单位: 230041 安徽合肥,安徽现代中医药研究所附属龙华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鲁敏, 王莉, 毕立正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