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6期

口底浅表型血管黏液瘤1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浅表型血管黏液瘤是1988年由Allen等人首先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肿瘤均为浅表性定位,位于躯干、四肢和头颈部的皮下组织,口腔黏膜下的浅表型血管黏液瘤未见报道,我科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术后病理切片镜下观:肿瘤由稀疏分布的瘤细胞以及黏液样物质组成,瘤细胞呈梭形以及星状,胞浆较少,......

点击显示 收起

  浅表型血管黏液瘤是1988年由Allen等人首先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肿瘤均为浅表性定位,位于躯干、四肢和头颈部的皮下组织,口腔黏膜下的浅表型血管黏液瘤未见报道,我科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口底肿物伴疼痛1个月余,于2005年2月15日收入院。就诊前患者曾在外院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后查体可见:左侧口底有一椭圆型肿物,约4cm×2.5cm大小,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偏软,囊性感,触痛明显,界限清楚,肿物与黏膜不粘连,舌体抬高至对侧,舌运动尚可,舌体无麻木感,穿刺无囊液。入院诊断为左口底肿物待查。采用手术治疗,全身麻醉行左口底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有包膜,包膜完整,部分与舌下腺粘连,肿物与黏膜以及口底肌肉不粘连,术中将舌下腺一并切除。大体标本肉眼观:肿物大小4cm×2.5cm,有包膜,切面灰白色,胶冻样。术后病理切片镜下观:肿瘤由稀疏分布的瘤细胞以及黏液样物质组成,瘤细胞呈梭形以及星状,胞浆较少,黏液样基质内有较丰富的胶原纤维和管腔大小不一,壁厚薄不等的血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CD34(+),SMA(血管+),CD31(内皮+),F8(+),Ki-67(-),P63(-),CAM5.2(-),S-100(-),GFAP(-),Desmin(-)。病理诊断:左口底浅表型血管黏液瘤。术后7天拆线出院,随访1年,口底肿物未见复发。

    2  讨论

    1863年Virchow最早将黏液瘤归类于一种独特类型的软组织肿瘤。1983年Steeper和Rosai结合9例黏液瘤的病例提出了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概念,1994年WHO将其归为良性软组织肿瘤,2003年WHO肿瘤分类中又称其为深部血管黏液瘤(deep angiomyxoma)。其病变主要见于女性,平均年龄36岁,发生部位多在盆腔、会阴,女性主要在外阴和阴道,男性主要见于精索、腹股沟、阴囊、肛周、会阴。而1988年Allen提出的浅表型血管黏液瘤(supurficial angiomyxoma)是一种不常见的皮肤和皮下肿瘤,呈单个或结节状生长,边界清楚,包膜完整,镜下病变呈分叶多结节状,缺乏厚壁血管,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Desmin阴性,该点也是其与AAM鉴别的依据之一。也有学者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血管黏液瘤,但是前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有浸润性生长,生物学行为与浅表型血管黏液瘤不同,容易复发。因此,该种分类方法不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目前公认的分类方法还是WHO的分类,认为二者应分别命名。

    关于浅表型血管黏液瘤的起源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因此多数学者将其认定为未定的交界性和中间型软组织肿瘤。

    浅表型血管黏液瘤必须依靠病理以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而且常常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以鉴别,另外,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 actin Desmin均阳性,一些肿瘤ER、PR阳性,提示肿瘤进展中可能有激素影响。(2)神经鞘黏液瘤。发生于皮肤,但是不富于血管,病理组织镜下呈多结节状,同心圆排列,似环层小体。(3)结节性筋膜炎。体积小,累及真皮,有黏液背景,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S”构型,可以见到核分裂相,有外渗的红细胞。

    浅表型血管黏液瘤的治疗采用手术方法,进行局部切除,由于其包膜完整,局部切除术后不易复发,该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与AAM不同,后者应做扩大切除,仅局部切除容易复发。

  浅表型血管黏液瘤发病率低,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不足百例,尤其是生长于口腔黏膜的浅表型血管黏液瘤,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口腔科

   (编辑:汪  洋)

作者: 田刚,周海燕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