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7期

吡喹酮治疗肝功能异常2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1临床资料病例1:男,35岁,于2005年8月15日因明显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5年来我院就医,查体无阳性体征,多次化验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血清抗HBc、抗HBs阳性,HBV-DNA阴性,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正常。B超示:肝脏弥漫性病变,肝功ALT波动在289~198u/L之间,TBIL正常。入院经贝科能、甘立欣保肝治......

点击显示 收起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35岁,于2005年8月15日因明显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5年来我院就医,查体无阳性体征,多次化验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血清抗HBc、抗HBs阳性,HBV-DNA阴性,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正常。B超示:肝脏弥漫性病变,肝功ALT波动在289~198u/L之间,TBIL正常。入院经贝科能、甘立欣保肝治疗2月无效,于2005年10月15日应用吡喹酮150mg/kg(57片)分2日口服试验性治疗,1月后化验肝功能ALT 117u/L,2006年6月20日化验肝功ALT 46u/L,乏力症状消失。

  病例2:女,37岁,于2006年7月5日就医。患者2005年11月下旬饮酒后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体温最高39.7℃,无呕血及腹泻。化验:ALT 486u/L,AST 153u/L,TBIL正常,WBC 13×109/L,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淀粉酶、电解质均正常,腹部B超检查示:肝内胆管壁弥漫性回声增强,胆囊壁粗糙不光滑,诊断“急性胆系感染”,于我院外科先后给与头孢他啶、舒普深、凯舒特、伊诺沙星抗感染,并保肝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白细胞进行性升高,2005年12月19日,血常规示:WBC 35.8×109/L,N 0.78×109/L,腹部MRI提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无扩张,脾大小正常。MRCP见肝外胆管通畅无梗阻,提示肝内胆管炎性病变。自服中药半月,加用地塞米松5mg 10天,无明显疗效。2006年1月11日出现皮肤瘙痒,巩膜轻度黄染,尿如浓茶色,大便深绿色,1月内体重减轻4kg。化验:ALT 592u/L,AST 182u/L,TBIL 74μmol/L,DBIL 58μmol/L。2006年1月16日就诊于北京302医院,并住院治疗,检查ALB 33.7g/L,ALP 263u/L,γ-GT 231u/L,IgG、IgM,K轻链轻度增高,CRP正常。ANA、抗dsDNA抗体、AMA、SMA均阴性,血沉32mm/h,反复化验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最高占白细胞总数41.2%,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行ERCP结果回报:肝内胆管及左右肝管、肝总管轻度扩张迂曲,呈软藤征,胆总管粗细较均匀,其远端通畅,胰管未见扩张,胆囊明显增大,胆囊管扩张,其内未见充盈缺损。胃镜示:胆汁返流性胃炎。疑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后应用凯西莱、古拉定、甘立欣、利复星、优思弗治疗16天,黄疸消退,无发热、ALT 88u/L,自动出院,出院半个月化验肝功能ALT 298u/L,间断服用护肝宁、天晴甘平胶囊,ALT一直波动在221~165u/L之间,持续乏力,WBC在12×109/L以上,于2006年7月5日因明显乏力来我科住院治疗,再次复查肝功ALT 288u/L,TBIL 23μmol/L,血常规WBC 13×109/L,嗜酸粒细胞0.13×109/L,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胸片、心电图、肾功能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脏弥漫性病变。入院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护肝治疗,并给予吡喹酮150mg/kg(34片)分2日口服试验性治疗,1周后患者乏力症状减轻,2周时乏力症状基本消失,化验肝功ALT 30u/L正常,血常规正常。停止治疗。

 2讨论

 吡喹酮是新型异喹啉吡嗪衍生物,为广谱抗吸虫和抗绦虫药。对肝吸虫也有显著杀虫作用。盘锦地处辽河下游的渤海之滨,境内无山多水,地势低洼,有多种淡水鱼类,为肝吸虫疫区,长期以来一部分人形成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的饮食习惯,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不吃或少吃鱼生的居民,逢年过节或请客吃饭也常常大吃鱼生,也有不少居民虽然知道进食鱼生会患寄生虫病,但误认为喝酒能杀死虫类,仍然照吃不误,有的对肝吸虫病认识不足,别人吃自己也跟着吃。提示由生活方式导致的寄生虫病就在我们身边,改变传统的吃生的或半生鱼的习惯非常必要。肝吸虫病是一种因人进食未经煮熟含有活的囊蚴的淡水鱼虾而从消化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的寄生虫病。肝吸虫病主要是由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性刺激的结果,而导致人体肝胆管损害。轻者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人们忽视,重者胆管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大量的虫体可引起堵塞、胆汁滞留,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进展至肝硬化。寄生虫病均应有嗜酸粒细胞升高,但例1嗜酸粒细胞却一直正常,可能与症状轻微、病程长有关。2例病人男性具有食生鱼片史,女性有生食鱼虾史。因此要求临床医生询问病史要认真细致,医疗知识全面,综合分析病情,以免误诊、误治,漏诊、漏治,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单位:124010 辽宁盘锦,辽河油田二院

 (编辑:齐永)

作者: 段红岩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